他與柯文哲並稱外科雙塔 卻遇家屬求別救「請放手」

黃勝堅(右2)不到40歲,就已成爲臺大神經外科名醫。(圖/鏡週刊

圖文/鏡週刊

黃勝堅是神經外科的頂尖名醫,國外腦部外傷死亡率30%,他經手的死亡率只有10%。然而因爲病人家屬下跪懇求,「不要救。」讓黃勝堅看到醫術頂峰下,乃是半死不活的痛苦地獄

自傲的他反思,學會放手,推動安寧醫療。臺大金山分院院長時期,建立居家安寧醫療團隊,進入社區陪伴老人們在家善終。3年前接任臺北聯醫總院長,面對7大院區,醫療員工達6千人的白色巨塔,他以圓融之心帶領,朝社區醫院方向走。明年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他更是推動的重要成員。

他說五福臨門,最後一福即是善終。放手不救,投入陪伴和關懷,讓病人在生命最後一段路走得安詳,是慈悲,也是福報

20年前,黃勝堅與柯文被譽爲臺大醫院外科雙塔鬼門關救活人命無數,到底有多神?柯文哲這麼說:「當時我們2個加起來太厲害了,一個是沒有心、肺、腎、肝、腸胃道,用人工臟器撐着會活。那黃勝堅當時更可怕,病人頭部腦漿流光了,電腦斷層照下去是沒有腦的,腦死的病人不能撐超過2個禮拜,但他的技術讓病人撐超過50天。」

如果不是穿著白色醫師服,大概沒有誰會認爲眼前這位胖到像聖誕老公公的人,其實是一位名醫。61歲的黃勝堅說話,語氣彷彿是那種會在熱炒店跟你聊一整晚的大叔。談起自己的能耐,「我要讓病人不死,其實很簡單,問題是救下來之後,病人後面的家庭很慘耶。假設盡全力去搶救,他會變成植物人,那這個是不是大家要的?」

▲2015年開始,黃勝堅接任聯合醫院總院長,推動居家安寧計劃,深入臺北的老舊社區中。(圖/鏡週刊)

黃勝堅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3年前接任後,他帶動北市聯醫轉型,朝社區醫院的方向走,並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劃」,帶領醫療團隊走入社區,爲重病臥牀不能外出的老人看診,並宣導安寧醫療,讓病人在家人陪伴下善終,不用在臨死前,因爲急救與插管而「痛苦活着」。

花白的頭髮、鬍鬚反射着微光,讓黃勝堅的臉頰上好像有光圈,顯得和藹又可愛。爲什麼鬍子?原來年輕時跟病人家屬溝通,爲了讓自己看起來老成,便留起鬍子,這習慣保持到現在。聊起爲何投入安寧醫療?他回答的不是冰冷的病名,而是一個家庭的處境。只見他微微低頭,表情暗了,彷彿回到作爲一位醫生最無力的時刻。

無力的,不是救不回一條命,而是必須放手,讓病人死亡。那年他37歲,接手一位因工安意外而腦部受損的44歲工人,救活容易,但是清醒中樞已壞死,活了也是植物人。聽他這麼說,工人的88歲父親,立刻說:「我兒子可以死,你不可以把他救成植物人。」86歲的母親更是跪下哭着懇求:「不要救,請你放手。」原因是家中還有3個孫子,2個有唐氏症、一個有免疫問題,整個家只剩媳婦能賺錢,若再負擔照顧植物人的龐大費用,「全家都會死。」

他選擇保守療法,病人躺在加護病房,因爲完全不知道能做什麼,他不敢過去探問。後來,病人的爸媽希望他陪他們坐一下,於是他與2人彼此握着手,坐在一起盯着心電圖慢慢變成一條線。「我那時鬆了一口氣,正準備起身宣佈(病人死亡)的時候,工人的父親就跪了下去,講了一句話,我記到現在。他說:『謝謝你願意放手,救我全家。』因爲這個案例,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比我們更無助。」

▲黃勝堅說:「其實我們在這個快速老化的社會裡面,很多人他需要的不是醫療,需要的是關懷。」(圖/鏡週刊)

更多鏡週刊報導【放手即慈悲番外篇阿嬤一句「我要回家做神仙」 讓名醫走出白色巨塔【放手即慈悲二】95歲富爸爸過世 身上一條管子也沒插【放手即慈悲三】老阿嬤想要在家過世 國宅延了7天才開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