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不只有LOVE 董陽孜以漢字藝術打造新「誠」市

▲「誠」字銅雕將成爲臺北地標。(圖/誠品提供)

記者呂佳樺/臺北報導

藝術董陽孜與臺北市文化局攜手,以金屬「銅」爲媒材,在松山文創園區戶外草坪打造一座高兩公尺、寬三公尺的「誠」字銅雕, 於昨日(11日)正式揭幕,恰好呼應2016年臺北市獲選成爲世界設計之都,留下文字藝術的永久見證。

以百年奇木雕打造的「誠」字雕塑翻模成高兩公尺、寬三公尺的銅雕,佇立在松山菸廠文化園區戶外大草坪上,與臺北101大樓遙遙相望。董陽孜的起心動念,緣起於她2007年踏進臺北101開始說起。臺北101樓內羅伯印第安那(Robert Indiana)的阿拉伯數字雕塑展,戶外則有「LOVE」裝置藝術,讓臺灣年輕人大陸游客紛紛駐足拍照留念,也成爲婚紗照取景熱門地標,董陽孜心想:「難道沒有代表臺灣的公共文字藝術作品能夠與之抗衡?臺灣的雕塑家去哪兒了?」

▲董陽孜與女兒何思芃在「誠」字銅雕前合影。(圖/誠品提供)

於是她挺身推動寓意「真誠與誠實」的「誠」字計劃,由肖楠木樹瘤組「言」、尋紅豆杉爲「成」,平面書法藝術成爲立體漢字雕塑。2011年從臺中烏日站開始,「誠」字走過臺灣11站,足跡遍佈北、中、南部以及馬祖外島美感氣勢兼具的「誠」字奇木展,引發民衆共鳴與討論。

董陽孜的書法作品早已融入臺灣人生活,從臺北車站藝文場館國家兩廳院以及城市舞臺的招牌字樣,到電影《一代宗師》、《看見臺灣》的片名題字,都出自董陽孜的筆下。每次創作都勇於挑戰跨界,現在仍堅持日日練字,希望超越自己的極限,地說:「因爲我非得寫,寫到讓這一代年輕人都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