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CES展三大科技主軸 建構金牛年進可攻、退可守組合

每年元月份舉行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往往都是當年科技產業最佳的展示舞臺,從其展出內容可以來判定當年的科技產業趨勢方向。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這次CES以全數位化的線上展出型態呈現2021年最新的科技產業趨勢與發展,仍有近2,000家公司推出了新產品。富邦證券表示,從CES 2021可以歸納出今年的三大科技發展方向重點,包括汽車電動化與電子化、不斷進化的半導體先進製程晶片因應疫情的各種遠距商機與數位轉型。

在今年的CES展中,各汽車大廠爭相展示其汽車科技應用,首先汽車電子化與電動化將逐漸加速,美國通用汽車在CES展出其新款電動汽車續航力達400公里,並宣佈未來五年將在電動車及自駕技術領域投資270億美元,計劃在2025年底前推出總計30款電動新車預計銷售超過100萬輛電動車;Mercedes-Benz亦在CES展發表其導入最新AI人工智慧車載儀表影音娛樂系統,將在2022年的純電動旗艦房車EQS上搭載使用;另外日本消費電子大廠SONY也在CES展出電動車Vision-S,並揭露其在歐洲展開路試資料。富邦證券表示,從歐美日各大廠的動作來看,電動車不再只是特斯拉獨大的產業,也不會只是電動車,會加入更多高科技智慧感測技術與設備,汽車的電動化與電子化將是臺灣科技股的下一波成長動能

從工研院IEK的資料來看,臺灣去年的汽車電子產值已經突破新臺幣2500億元,與2013年相比,是將近倍數的成長。展望未來,工研院預估到2025年臺灣汽車電子產業將突破新臺幣3100億元。另外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各大車廠普遍遭遇車用晶片不足的狀況,衝擊原本的汽車供應鏈,這樣的情況將有利於臺灣電子科技廠商加速切入國際汽車大廠的供應鏈,所以臺灣的汽車電子產業成長可能會超越預期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增長8.4%,達到4694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由於5G的普及,半導體和感測器的需求高漲,另外汽車電子化亦增加汽車半導體的需求,加上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居家辦公和網上授課等遠距商機增加,帶動個人電腦數據中心相關的投資增加,半導體的需求熱潮延燒不退,而2022年更將進一步成長至4813億美元,臺灣在臺積領軍下已建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整體半導體產值成長率預計將高於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成長率。

另外受到疫情影響,遠距商機成爲現在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這次的CES大會也預測,2021年美國科技業的零售產值將達到4610 億美元,年增4.3%。隨着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在疫情下持續待在家中並依靠科技來辦公、娛樂、學習、購物,後疫情時代將加速5G 科技和宅經濟、智慧終端應用等商機發酵。根據易利信的預測報告,去年全球5G用戶數已達到2.2億戶,超出市場預期,去年和今年兩年都是倍數成長。富邦證券表示,這波5G應用將不再只是手機,而是加速各式智慧終端,包含家電家居設備、智慧穿戴設備及數位辦公設備的成長。

富邦證券建議金牛投資人可以選擇具備產業長線成長趨勢的科技成長股如電動車、半導體及遠距商機等指標個股,搭配價值型股票如金融股傳產龍頭股,作爲投資的標的,建構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在操作策略上,由於股價短線累積的漲幅與乖離已高,因此不宜急於在高檔一次押注大量資金,可以用定價分批或是以定期定額方式進行投資,來逐步建立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