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拿沙漠比海邊」居民憂核廢露天干貯風險高 環委退回再審

環團針對核燃料露天干貯設施還差會議,要求臺電調整民間有疑慮的部分。(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環保署26日進行「核二用過核燃料露天干貯設施還差」會議,環團質疑目前的規劃居民還是有很多疑慮,如露天設備容易腐蝕,輻射也易擴散,且每個護箱貯存高達87束,密度很高,事故風險增,最後環委決議,要求臺電補件再審。

臺灣野心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說,核二廠高階核廢料幹貯設施,採露天設計,居民有諸多疑慮,因爲露天貯存設施易腐蝕且輻射易擴散,每個護箱貯存高達87束,密度甚高,除事故風險增加,日後外運也更困難,相同型號設備在國外試運轉,兩度發生漏水問題

臺電說明,該案安全分析報告經原能會通過,水土保持計劃農委會也有核定,護箱容量增大可減少運貯作業次數,降低潛在的作業意外和人員劑量,目前美國電廠朝向使用大容量的護箱,如H型護箱廠家Holtec,新型的護箱容量就是89束,比M型的87束還多。

▲臺電的說明仍遭環委和環團質疑。(圖/記者許展溢攝)

義務律師陳憲政表示,原能會就該設施核發的建造執照,正在進行再審及程序再開的行政爭訟,行政爭訟結果尚未出來之前,應暫停審查本件環評。環境法律人協會研究專員謝蓓宜說,幹貯設施護箱雖然臺電有提出I型、H型及M型三種護箱,看似提供環委做出選擇,但實際安全分析只針對M型護箱進行分析,讓環委無法判別3種型式的差別。

新北市政府會上不滿認爲,2016年9月前行政院林全指示,核二廠幹貯場由露天改爲室內,臺電應遵循行政院的政策指示。臺電副總蔡富豐說,目前國際有130個國家都是使用露天干貯,但核二廠幹貯場絕對不會是永久貯存場,因爲該廠所在地不符高階核廢料永久貯存場條件

有環委質疑,核二廠距離基隆市不到10公里,臺電應該要拿出證明,告訴大家其他國家核電廠距離城市有多遠,且氣候條件同,臺電也不應以沙漠地區來跟潮溼的核二廠做比較,最後審查決議,要求補件再審。

環委要求臺電必須補充M型、I型及H型護箱安全設計基準的比較依據,以及M型混凝土護箱的規格配置規劃,並比較國際間採行變更後同型貯存方式案件背景區位條件差異性,針對民衆疑慮事項,加強風險溝通作業規劃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