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公開講/劉泰英:政治人物應懂適可而止

美國聯準會(圖/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於臺北時間六月十七日凌晨舉行理事會,宣佈利率維持不變,但可能在二○二三年升息,甚至提前至明年,美元因此受到激勵,但美股、債券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一度大跌。有外電指出,外資早在五月就從亞洲新興市場撤出五億美元,若明年升息訊號明確,資金撤回的情況恐更明顯,臺股因此開低,臺積電也一度跌破六百元大關

美國聯準會之所以提前釋出升息的訊息,應是爲美國通膨壓力示警, 避免經濟泡沫化。由於美國接種新冠疫苗人數愈來愈多,導致經濟迅速反彈,美國聯準會打算見好就收,開始緊收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期的寬鬆政策

然而,歐洲央行立場顯然不同,日前放話現在談論貨幣寬鬆恐怕太早,因爲歐盟會員國對於疫情控制程度不一,無法像美國樂觀看好經濟前景,想再依賴貨幣寬鬆政策一段時間,此凸顯後疫情時代「疫苗接種率」對於國家經濟活動重要性

當前臺灣對疫苗需求孔急日本將一百二十四萬劑AZ疫苗捐贈給臺灣,被臺媒形容是「及時雨」,臺灣網民不禁質疑日本人不願打的AZ疫苗高達上億劑,爲何只捐給臺灣一百二十四萬劑?日本外務大臣木敏充自民黨參議員佐藤正久等政壇人物表態而躍上臺灣媒體

臺日有千絲萬縷、愛恨交織的複雜歷史關係二戰之後,雙方政壇更經常交流部分政治社會問題很類似。例如, 昔日的日本「庶民首相」田中角榮任內曾推出日本列島改造計劃,所謂的「改造」就如過去我向政府疾呼推動公共投資、帶動經濟發展,田中角榮起初很成功,後來因該計劃公共預算被挪用去炒地皮炒股票,甚至引發日本經濟泡沫化的疑慮,值得臺灣借鏡

平心而論,日本、臺灣民間儲蓄率都不低,大量公共投資並沒有錯, 但必須嚴防企業資本挪用到投機炒作上,國內也不乏有特定公司股票因爲利多頻傳行情暴漲暴跌,遭外界點名炒作。通常放任股價被炒作的公司,業績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爲「任何事情都該有限度」,不論是政客企業主或者投資人都不能有「爲所欲爲」的錯誤想法。

田中角榮幼時家貧,只有小學學歷的他,卻靠着自身努力當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過世後仍受不少日本人推崇。但他當年未能掌握「適可而止」的原則,陷入收賄醜聞而卸任,餘生幾乎都在爲自證清白的官司中度過,令人唏噓。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