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都發局長吳欣修:老城市的故事 成再生契機

吳欣修認爲,「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故事,或許繁榮不再,但仔細探索與現代產業結合,它可能會是再生的契機。」在臺灣五個直轄市中,臺南定位文化首都,是唯一擁有三個國家級風景區的城市,是唯一同時被山城平原,與河海農漁環繞的城市。因此如何將臺南發展成爲有別於臺北、臺中、臺南等高度發展城市,爲縣市合併後都市發展首要課題

大臺南合併後,吳欣修指出,整個大臺南必須要走出自己的特色,「這是個城市同質激烈競爭的年代,沒有打造屬於自己的亮點,就要面臨衰退」,不但是原臺南市區,原臺南縣的各區更要努力發掘特色,「農業也是特色,只要能跨領域合作,就有轉變的機會」。

他以自己家鄉鹽水爲例,2006年開始進行「月津港風華再現」計劃,經過4年的改造,月津港已從髒污的大排回覆爲清澈的港灣,合併後的三年之後,再透過「月津港燈節」的推升,如今,月津港儼然成爲鹽水,最引以爲傲的景點,更是城市再生的新轉機

他認爲,城市規畫者必須不斷思索城市,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多方連結,才能創造新的話題。吳欣修表示,過去從城鄉風貌改造計劃點燃不少地方發展的新機會,包括新化老街、下營上帝廟前大街保安車站改造、龍崎崎頂老街、後壁南海等,都讓偏遠小鄉鎮成爲知名的景點。

吳欣修說,「很多人認爲,只要政府投資建設就會帶來繁榮,其實錯誤的建設投資,更會誤導地方發展,新世代城市發展,公共投資須與產業及文化結合,才能創造成長力量,不然很容易變成蚊子設施」。

其中包括今年重點推動的「臺南文創大道行動規劃」,從火車站,串連中山路中正路一直到運河安平將型塑讓人驚豔之亮點規畫,沿線中包括海安街道美術館、政大書城原林百貨文創百貨等皆陸續成形,然位於端點的臺南火車站與中國城,將是文創大道是否成功串連的重要關鍵。因此,如何形塑老城市創新亮點,將是吳欣修未來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