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一個到處都是故事的美麗城市

新疆和田是一座優美雅緻的城市維吾爾文學和民歌常以女性的形象將其呈現出來,把她刻畫成一位魅力無限同時又兼具世俗美的女神。和田具有一以貫之的品格,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這座五方雜處的城市有各種風格的建築,匯聚了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們

和田是一座傳統與創新並存的城市。正因如此,不同的文化在這裡交融匯合,這座城市也取得了令人驚歎的發展成就。當你看到這座城市的人們、藝術家、商人、宗教人士、學者以及每個家庭是怎樣生活的,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

傳統:幸福的味道 古老維吾爾族民居故事

團城曾經是一個破舊的住宅社區。如今,它已成爲新疆和田市最知名的步行街人民網 寇傑

麥麥提明・吾甫爾坐在祖屋前。人民網 寇傑攝

坐在擁有200年曆史的門廊上,68歲的麥麥提明・吾甫爾正在喝茶。麥麥提明出生在一個維吾爾族醫藥世家,家中8代從醫。在他祖屋一樓的櫃檯上,陳列着各種維吾爾族藥物

麥麥提明住在團城。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居民區。如今,它已成爲和田市最知名的步行街。2016年,政府啓動團城改造項目,將麥麥提明破舊的平房打造成具有維吾爾族風格的三層民居。麥麥提明和妻子以及他們的三個孩子住在新家二樓和三樓,一樓是小診所,麥麥提明在這裡看診、售賣維吾爾族傳統藥物。

在麥麥提明・吾甫爾的家裡,鴿子裝飾品隨處可見。人民網 寇傑攝

“我對我的新家感到很自豪。團城的每棟民居都有其獨特的美,因爲它們都是由生活在這裡的住戶設計的。我家房子屋頂上有一個小風車,還有漂亮的鴿子裝飾品,因爲我真的很喜歡鴿子。”麥麥提明說道。

麥麥提明說,團城歷史悠久,改造項目爲這個曾經無人問津的維吾爾族社區注入了活力。他家祖屋如今已成爲步行街上的一個著名景點,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遊覽,也爲病人提供醫療救治。麥麥提明喜歡與遊客交朋友,特別是那些能給他帶來外面世界的故事和消息的遊客。

麥麥提明・吾甫爾的兒子(右)是這個家族裡的維吾爾族傳統醫學的第八代傳人。人民網 寇傑攝

麥麥提明從事了一輩子維吾爾族傳統醫學,他承認現在越來越多的病人相信現代醫學和先進技術力量,但他認爲傳統治療仍有意義,因爲它是維吾爾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承載着他的家族歷史。

“只要有病人需要,我就會全力以赴地幫助他們。我兒子現在已經成爲一名維吾爾族傳統醫生,他將繼續推廣我們的傳統療法。”麥麥提明說。

吐尼沙汗阿布都艾尼喜歡漂亮的艾德萊斯絲綢。維吾爾族人用艾德萊斯絲綢製作日常服飾。人民網 寇傑攝

在離麥麥提明的祖屋幾個街區外的一個商店裡,42歲的店主吐尼沙汗・阿布都艾尼正在忙着和顧客討價還價。艾德萊斯絲綢色彩斑斕、飄逸靈動,是維吾爾族人用於製作衣服的一種傳統織物,也是和田特產。

吐尼沙汗・阿布都艾尼一家13口人住在自家新房的二樓和三樓。人民網 寇傑攝

吐尼沙汗一絲不苟、謙遜低調。她有維吾爾族家庭婦女溫和的一面,同時多年的經商生涯也賦予了她商人聰明能幹的特質。

“我喜歡漂亮的東西。看到顧客穿着艾德萊斯絲綢製成的衣服時高興的樣子,我也感到很高興。原來除了維吾爾族人喜歡,我們的傳統也得到全國甚至全球那麼多人的歡迎。”吐尼沙汗說道。

和麥麥提明一樣,吐尼沙汗也一直住在團城。2018年,吐尼沙汗和她的母親、三個兄弟以及其他家庭成員共13人搬進了裝修好的房屋。吐尼沙汗在一樓開了自己的艾德萊斯絲綢小店,每月收入超過4000元。

“雖然我的收入不是那麼樂觀,但我仍然感到很高興,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在樓上,我享受着幸福的家庭生活,在樓下,我經營着自己的小店,還有什麼生活能比這更美好呢!”吐尼沙汗說。

吐尼沙汗・阿布都艾尼站在自家新房子門口。人民網 寇傑攝

吐尼沙汗說,在她的社區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維吾爾族的傳統和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即使是現在,她和鄰居們仍然保持着一項古老的傳統――邀請對方到彼此家中共進晚餐,品美食、嘮家常。

“團城的居民和維吾爾族的傳統就像我絲繡上的線一樣緊緊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吐尼沙汗說道。

宗教:信仰的快樂 “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平衡

阿布杜蘇力謝木西丁在新疆和田市玉吉米力克清真寺內主持宗教儀式。人民網 寇傑攝

豔陽高照,玉吉米力克清真寺內傳來信衆的禱告聲。清真寺內木製祭壇後面的小房間裡,剛下班回來的出租車司機阿布杜如蘇力・謝木西丁快速換好衣服,準備主持一個宗教儀式。他擔任伊瑪目四年多了,現在可以輕鬆地轉換自己的宗教和世俗身份

50歲的阿布杜如蘇力出生於一個穆斯林家庭,是一位伊斯蘭教專家。四年前,常來玉吉米力克清真寺做禮拜的150多名信衆把他選爲清真寺的伊瑪目。像阿布杜如蘇力一樣,和田的宗教人士往往都有多個身份。除了宗教身份,他們同時也是農民、建築工人或商人。阿布杜如蘇力的世俗職業是出租車司機。

“宗教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只有快樂和富足的人才能爲他人提供幫助。我一直在通過堅持我的宗教信仰和好好生活來踐行着這句話。”阿布杜如蘇力說道,“心存善念使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而過上更好的生活又讓我更相信善良。”

阿布杜如蘇力的兒子是他最大的驕傲。小夥子現在在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法律。阿布杜如蘇力認爲,學習科學、法律和社會知識,以及平衡“出世”與“入世”的關係對於一名現代穆斯林來說非常重要。

“宗教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家庭和工作對於我來說也很重要。我的宗教職責和世俗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它們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並不難。”阿布杜如蘇力補充道。

78歲的喀迪爾玉素普是常來玉吉米力克清真寺做禮拜的信衆之一。人民網 寇傑攝

喀迪爾・玉素普今年78歲,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玉吉米力克清真寺做禮拜。他的住所距離清真寺3公里。每天送完孫子上學後,他會乘坐公交車去清真寺,在那裡和其他穆斯林朋友一起度過一段寶貴時光。

“在過去的20年裡,玉吉米力克清真寺發生了很大變化。面貌煥然一新。玉吉米力克清真寺是離我家最近的清真寺,來這裡和朋友聊天已經成爲我每天的事務。”喀迪爾說。

“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不應該相互歧視,而應該和諧相處,同樣,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應該相互幫助。對我來說,這就是美好生活的樣子。”喀迪爾說道。

創新:互聯網的力量 展示並傳承民族文化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迪麗努爾・伊斯坎旦在直播間爲傳統的維吾爾族木雕餐具“帶貨”。人民網 寇傑攝

29歲的迪麗努爾・伊斯坎旦曾經是一名代課教師,現在是當地網紅。迪麗努爾和兩個合作伙伴一起在互聯網上銷售傳統的維吾爾族木雕餐具已經超過半年,在網上掀起了一股“傳統維吾爾族藝術品熱”。

談及自己想成爲一名網紅的初衷,迪麗努爾說:“我從小就使用一種用傳統的維吾爾木雕技術製作的木勺子,但在2017年,我的舊勺子壞了,我發現不可能再買到一把這樣的新勺子了,因爲沒有人在製作這些東西。”

2020年辭去工作後,迪麗努爾來到和田,尋找最後的維吾爾木雕大師。她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找到了10位掌握這些傳統技術的手藝人,他們之中最年輕的也已經40多歲。

“我找到他們時,他們都已經不再製作木雕了,因爲無法從中賺錢,而年輕一代又不願意學習這些傳統技術。”迪麗努爾介紹道。

“技術進步已經威脅到傳統文化和藝術,但我們也可以藉助互聯網的力量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考慮到這一點,我決定通過網絡直播銷售這些傳統餐具。”她說。

在網上分享了她的童年故事後,迪麗努爾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全國各地的顧客都被她的故事和木製餐具背後有趣的文化意義所打動,開始從她那裡訂購各種維吾爾族木雕藝術品。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外的粉絲也聯繫到她,希望能買到一把維吾爾族風格的勺子。

“我每天能賣出2萬元左右的木製餐具。我已經和所有的手藝人簽訂了合同,現在他們很樂意繼續從事木雕工作。”迪麗努爾說,“對此,我感到非常高興。”

伊爾夏提・依布拉音在直播間向觀衆介紹和田玫瑰花茶。人民網 寇傑攝

和迪麗努爾一樣,30歲的伊爾夏提・依布拉音也是一名網紅,他的網店主打和田的農產品。伊爾夏提也是一名內容製作者,創作關於當地市場、農業節慶活動和藝術的視頻。

伊爾夏提每週會邀請他的合作伙伴――兩位優秀的維吾爾族舞者,爲觀衆直播維吾爾族舞蹈,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維吾爾族文化。

兩位女士在直播間表演維吾爾族舞蹈,向觀衆展示當地文化。人民網 寇傑攝

“互聯網爲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大平臺,同時也把維吾爾文化介紹給了更多人。看到新與舊、傳統與創新之間形成動態融合非常有趣。”伊爾夏提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