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髖部骨折亞洲第1!出現3徵兆恐有骨鬆快就醫

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部長黃贊文建議,若出現駝、矮、痛3大症狀可尋求醫生幫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大里仁愛醫院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臺中市大里區1名洪太太因跌倒骨質疏鬆性骨折,鄰居好姐妹要去醫院探視也不慎跌倒骨質疏鬆性骨折。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表示,50歲以上的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症,若有駝、矮、痛3大症狀可就醫尋求幫助。

67歲的洪太太日前滑了一跤造成右側髖關節骨質疏鬆性骨折,纔剛剛開完刀沒多久,某天早上起牀時又在浴室滑倒造成左側的髖關節骨質疏鬆性骨折送醫,鄰居的好姐妹許太太收到消息後連忙換衣服要去醫院探視,結果也不慎在臥室跌倒,造成左側的髖關節骨質疏鬆性骨折。

收治2位閨蜜的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部長黃贊文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疾病」會使骨骼變得脆弱,大多數民衆並未注意到自己骨質流失的情形,直到跌倒後造成骨折才察覺。骨質疏鬆症的防治,絕不是等到年老纔來做,在30歲左右人體骨骼強度達到高峰,之後隨着年齡的增加,骨質密度會逐年減少,骨質疏鬆症便悄悄上身。

黃贊文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結果發現,50歲以上的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症。根據文獻資料,臺灣人因爲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髖部骨折發生率還高居亞太地區的第一名。

黃贊文說明,由於骨質疏鬆症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命安全,爲提升長者在骨質疏鬆症的檢測診斷及治療,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已成爲當務之急。黃醫師建議,「駝、矮、痛」 彎腰駝背、身高減少4公分以上和下背痛是骨質疏鬆症的3大常見症狀,民衆若有這些情況可以尋求專業骨科醫師評估與建議。

黃贊文也建議,年輕民衆藉由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運動、適度曬太陽、良好生活習慣、維持正常體重並戒菸、酒,不僅即早存骨本也能減緩骨質流失,延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