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髖關節骨折率亞洲居冠 醫:提早做1事防骨鬆

陳建宏骨科診所醫師陳建宏提醒長輩提早檢涉骨質密度,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3,才能預防骨質鬆鬆找上門。(陳建宏骨科診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灣髖關節骨折率亞洲第1,高齡者傷後1年的死亡率更近2成,失能近3成,骨質疏鬆已是臺灣主要慢性疾病,除了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3,骨科醫師陳建宏建議提早檢測骨質密度,才能降低骨鬆性骨折發生。

「可不可以告訴我的小孩,我好想回家…」臺南市東區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表示,看診時發現許多罹患髖關節疾病的獨居長輩,家屬在無暇照顧之下,將其送到護理之家。病人回診時,只好不斷向醫師吐露想回家的心願。

高齡患者一旦跌倒或搬重物,容易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或是髖關節骨折,除了動麻醉手術的風險高,即使手術成功,術後臥牀的機率仍大。

陳建宏指出,真正令家屬措手不及的,是患者術後生活無法自理,也就是所謂的失能。尤其是髖關節骨折的個案,傷後1年死亡率近兩成,以及近3成的失能。

在臺灣,骨質疏鬆不僅是高齡者的主要慢性病,髖關節骨折率更是亞洲第一。衆多失能個案需要長照資源照顧,基層的骨科門診常因此需大量開立巴氏量表。

陳建宏提醒,年輕時勤運動存好骨本與肌本,就像存錢預備退休一樣,及早做骨密篩檢,找出高風險族羣並積極治療,才能在面臨老化時,活出健康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