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車業產值 四成來自汽車電子

臺灣汽車產業邁向電子化,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18日指出,臺灣2019年汽車產業產值已達6,061億元,近四成(2,477億元)皆來自汽車電子產值。

據臺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統計,我國汽車生產輛數近五年約減少兩成,從2016年生產31萬輛跌至2020年的24.6萬輛水準,以生產數量而言,國瑞約佔四成居龍頭中華近兩成居次,裕隆約一成五居第三。

資誠汽車暨零組件產業服務會計師徐建業分析,歐盟自2020年起實施嚴格碳排限制政策,並透過徵收高額燃油稅以扶植電動車市場,加上大陸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傳統燃油車因法規變化而陷入瓶頸,汽車製造業勢必要轉型,以智慧應用及電動車爲主要方向

徐建業指出,法規變動下,電動車需求持續增加,臺灣受惠於資通訊產業優勢、建立良好利基,近期有臺企與國內外汽車大廠結盟共同投入電動車平臺開發,加速轉型佈局與結盟的腳步。包括車用電子IC設計廠晶相光、封測廠欣電、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子等,投入電動車商機

經濟部引用聯合國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電動車累積數量約200萬輛,但2030年全球電動車估計上看5,600萬輛~2億輛,等於車用電子商機在15年間約成長28倍~100倍。

爲迎接電動車商機,交通部政策白皮書指出,我國在2020~2030年投入169.5億元執行電動機計劃及補助,預估五年新增產值約500億元、增加2.1萬就業人口

除此之外,財政部也在2021年底前針對電動機車與140萬元以下的電動汽車提供免課貨物稅優惠,超過140萬元電動汽車則減半課徵貨物稅,爲我國電動車產業增添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