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每11個新生兒就有1個早產兒 遵守3原則避免早產

▲依據國民健康署出生通報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每11個新生兒就有1個是早產兒。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依據國民健康署出生通報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每11個新生兒就有1個是早產兒,早產兒發生率由95年至104年皆維持在8.5%至9.4%之間,以104年2萬33名早產兒爲例,其中產母爲20歲以下、35歲以上生出早產兒比率較高。爲防制早產,國健署也提出3原則提醒民衆

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新生兒,早產併發症更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他早產常見原因,包括「多胞胎妊娠、母親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抽菸、飲酒藥物使用」等。另外,國健署也呼籲,掌握「適齡婚育」、「戒菸、酒、檳榔」、「有早產徵兆儘快就醫」3原則,可有效預防早產及降低早產兒死亡或殘疾風險

國健署也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孕前提供每對結婚新人新婚健康手冊孕婦10次產檢及2次產前衛指導措施,提升孕產期照護品質以防治早產。

【3原則避免早產】1.適齡婚育據國健署104年出生通報資料發現,產婦年齡以25-29歲的活產早產兒(小於37周)比率7.5%爲較低;產婦年齡小於20歲生出早產兒比率爲11.9%,35-39歲爲11.6%、40-44歲爲14.0%、45-49歲爲31.3%、50歲以上則爲46.7%。2.戒菸、酒、檳榔研究顯示煙(含二手菸)、酒、檳榔會增加懷孕婦女面臨流產、早產、死產及出生低體重等風險。3.有早產徵兆儘快就醫如果準媽媽出現類似早產徵兆,包括陰道出血、腹部悶痛、持續子宮收縮、破水等,應儘快就醫。或有罹患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及高血壓等高危險妊娠孕婦,要選擇就近的中、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接受診治或安胎,並選擇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院待產生產。曾有早產經驗的孕婦,也應及早作好待產或生產計劃,降低早產風險。

★圖片爲版權照片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