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牛躋身5星級 喜來登打造牧香美味

臺北喜來登飯店安東廳以臺灣各地優質食材打造「牧香福爾摩沙」臺灣牛饗宴。(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提供)

芸彰牧場以天然營養根莖作物酒糟和在地當季農業副產品餵養牛隻,讓臺灣飼養的荷士登乳公牛肉質也有明顯甜度。(芸彰牧場提供)

以南投竹山黃肉地瓜製成的「峰巒現金曙」,口感綿密。(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提供)

「象牙泉中貝」將雲林著名的白蘆筍與魚湯底一起熬製,再搭配炙烤過的生食級肥美乾貝滋味香濃鮮甜。(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提供)

「菓卉天使舟」將風乾後Q彈酸香的彰化溪州番茄,配上新鮮番茄的甜味、清脆生菜及鹹香帕馬火腿,田園風十足。(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提供)

西餐廳牛排料理一向以來自美國澳洲的牛隻爲主流,日本和牛則有着夢幻逸品的地位,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臺灣牛的美味表現,正悄悄跳脫饕客熟知的「溫體牛」涮牛肉框架,並首度躋身5星級飯店牛排館,甩開既有成見轉身成爲奢華牛排料理,其獨特風味更是絲毫不輸美國牛。

「別以爲在地食材代表比較便宜!」臺北喜來登大飯店安東廳主廚守義的這句話,打醒了一票人對於食材成本的迷思。這2年,安東廳從法式餐廳轉型爲牛排館,同時更着重使用新鮮度高的在地食材,身爲牛排館主角的牛肉當然也不例外,張守義花上半年做足功課、走訪各大養殖場,終於找到「有資格」化身爲美味排餐的臺灣牛-來自雲林「芸彰牧場」的牛隻,也就此開創了全臺5星飯店牛排館的先例。

張守義說:「就安東廳引進的肋眼菲力來說,臺灣牛價格比美牛貴上1.5到2倍。」這個數字令人驚訝,原來關鍵在於臺灣地小,相對場地貴、資源也有限,在地養殖所砸下的成本便高了不少,牛隻要像「家大地大」的美澳那樣量產更不易,若要兼顧牛隻品質則更花成本,就芸彰牧場來說,幾乎1天僅殺1頭牛。

國外有研究指出,牛肉油花分佈與基因品種有關,臺灣牛品種或許不比美澳牛但芸彰牧場從特殊培育方式做起以提升品質,成功養出令5星飯店牛排館也願埋單的臺灣牛肉;芸彰牧場用的飼料與國外很不同,甚至多了環保概念,有別於美國牛用黃豆、小麥、玉米的谷飼,澳洲則是草飼,芸彰牧場多用「格外品」、也就是賣相不討市場喜愛、但品質無虞的農產品飼養牛隻;飼料中有8成都是馬鈴薯、胡蘿蔔等根莖類作物,以及高粱酒糟、啤酒糟等天然營養的當地當令農業副產品,僅2成爲進口穀物

牛隻聽音樂養肉

芸彰牧場總經理張志名錶示,這樣的比例除了增加牛隻的脂肪,讓肉質香甜比草飼牛高,也大幅降低谷飼牛最爲人擔憂的牛隻易患病、使用抗生素的風險,芸彰牧場更把牛隻飼養期間拉到22至24個月,比榖飼、草飼牛都久,讓牛隻有更長時間「養肉」,屠宰前最後4至6個月的肥育期,則是將根莖類作物與進口穀物的比例顛倒來飼養;成長過程中,牛隻還天天邊聽音樂邊進食。

安東廳引進的臺灣牛爲荷士登乳公牛,因爲用的是根莖類飼養,甜度更加明顯,而牛種或多或少影響的油花分佈,張守義也找到最適合的烹調方式來讓口感更迷人。身爲臺灣首批引進乾式熟成技術團隊的一員,張守義善用所學,將菲力及肋眼分別進行7天及14天干式熟成,不僅嚴謹掌控溫度及溼度,還特別加入靜電設備來達到牛肉的抑菌、保鮮、排酸作用,讓屠宰後超過8至12個小時的臺灣牛,不再給人肉質乾柴的印象,口感反而格外軟嫩,滋味香甜卻沒有美國牛那般油膩。

不只引進臺灣好牛,秉持着讓臺灣有競爭力的好食材更被發現的理念,安東廳一次彙集寶島各地的優質食材,打造出「牧香.福爾摩沙」臺灣牛饗宴;包含臺中谷關的臺灣魚子醬、彰化溪州溫室的方舟番茄、需在破曉前採摘並替雲林土庫重新奪回東南亞之最的白蘆筍、擁「米中之王」美稱並屢獲國際大獎的雲林斗南越光米,而重頭戲的芸彰牧場臺灣牛的肋眼及菲力,也搭佐着被視爲「食補界黑寶石」、需經低溫發酵3個月的雲林黑蒜,讓西式套餐道道藏有各式令人驚喜的臺灣美味。

萬元木箱盛美味

爲與主題「牧香」做扣連,餐廳還特地訂製出與主題同音的「木箱」來煙燻、搭配盛裝牛排,每個木盒造價上萬元,隨着主菜一起端上桌,而主廚經1個月嘗試各式香料、熱源以搭配出美味組合,最後選以烤過的紅蘿蔔、洋芋陪襯,與牛排一起放置薰香木盒上層,上菜前再將燒得火熱的鹽盤置入木盒下層,放上牛油、胡椒粒、花椒粒、迷迭香及百里香等香料,讓這款薰香木盒不僅富典雅食趣,更帶來牧場氣息、香氣四溢;「牧香.福爾摩沙」8道式套餐,每位3880元+10%元,每日限量販售,需事前訂位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