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確診藏黑數?前臺大醫:低估無症狀者數據

臺灣本土疫情趨緩,但地方仍爆出零星個案專家質疑確診有黑數前臺大醫表示,臺灣恐低估無症狀確診的比例。圖爲採檢站。(本報系資料照)

本土持續有確診個案,近日又接連輸出多起案例大陸,讓不少專家質疑,臺灣確診藏黑數。對此,臺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發文分享,臺灣早期無症狀確診比例僅5%,他認爲數字低估了,因爲當初都是有症狀才採檢。但根據許多大型研究指出,無症狀感染者保守估計佔30%。

林氏璧今在臉書發文分享,無症狀感染者就是在喉嚨或呼吸道檢體測出病毒存在,但患者本身完全沒有症狀,人也好好的,會出現這樣的可能性只有2個,不是病人頭到尾都沒有症狀,就是他還處在潛伏期中、未來會發病。

林氏璧表示,「無症狀感染」是病毒界的常態,只有SARS是特例,感染SARS病毒之後,九成八以上的人都會發燒,但像是流感腸病毒等病毒,則是常看到大人無症狀感染,回家傳染小朋友情形

林氏璧以鑽石公主號爲例,船上3711人的普篩結果,712人的結果爲陽性,其中高達334人屬於無症狀感染者,接近五成。而臺灣早期確診比例,無症狀者約是4至5%,他認爲這個數字被低估了,因爲臺灣當初偏向有症狀纔會採檢,而後來幾個大型研究也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佔20至70%不等,目前保守估計至少佔30%。

林氏璧表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研究,假設無症狀感染者佔30%,而其傳染力是有症狀者的75%,模型估計至少有50%的傳染與接觸無症狀感染者有關聯,因此他認爲針對無症狀者的篩檢策略很重要。

林氏璧說,不管感染者有症狀還是無症狀,染疫後最有傳染力的時間,應是病毒量高起來的那10天左右,而無症狀者,既然檢查得到病毒,當然就有機會傳給他人,但因爲無症狀者不會咳嗽,且沒發病理論上病毒量較低,因此傳給他人的機率應較低。

此外,林氏璧也分享日本愛知縣岡崎醫療中心的研究數據指出,觀察90位無症狀感染者,發現九成的人會在兩週左右清除掉病毒,期間不需要給藥物,自己就會產生抗體清除病毒。有部分則會轉變爲有症狀的病人,根據日本的經驗,鑽石公主號上無症狀感染者334人中,至少有10人轉爲有症狀。希望大家別忘了戴口罩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