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鹿膽小怕怕 嘶嘶聲+翻脣噴氣:不要靠近哦

臺灣水鹿會進行季節性的換毛。(圖/保七總隊第二大隊臺北水源小隊提供,下同)

記者丁維瑀/綜合報導

臺灣水鹿是本土體型最大的草食動物,雄鹿肩高可到120公分雌鹿則約80公分;其中最特別的是,水鹿眼睛下方有明顯的眼下腺,在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又有「四目鹿」之稱。爲了兼顧環保與養鹿業者的生計,保七總隊第二大隊臺北水源局小隊每月巡查家養鹿場,以確保水資源品質

保七總隊第二大隊臺北水源局小隊表示,草食性的水鹿多吃養鹿業者提供的乾草牧草,爲了避免牠們受到驚嚇,通常會在外面蓋上黑布,讓牠們能好好休息,「水鹿算怕生,不特別親人。」

臺灣水鹿的眼睛下方有明顯的眼下腺,在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當陌生人接近、或遇到緊張的時刻,就會翻脣噴氣,散發濃郁的腺體,同時發出「ㄎㄜ」或「嘶嘶」的聲音,加上磨牙的喀啦聲響以示警告。這時,就不要靠近以免發生危險。

▲多數養鹿業者考量到水鹿怕生,不會提供遊客參觀,以免驚擾。

保七總隊第二大隊臺北水源局小隊與翡管局新北市環保局等,一同巡查坪林區約10多家的養鹿場,這些鹿場在水源保護區劃定以前就存在,很多是家族代代相傳。跟烏來相比,坪林區的地勢較爲寬廣,適合養鹿。

翡翠水庫庫區範圍涵蓋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與坪林區,爲了把關養鹿場的污水, 保七總隊第二大隊臺北水源局小隊每月都會巡查,現階段鹿場的污水排放沒有接管外排處理方式是把糞便作爲堆肥,尿液則用來澆菜,多半是種給自己吃;希望爲大臺北地區500萬用戶公共用水來源把關,也兼顧養鹿業者的生計。

▲巡查養鹿場。

由於公鹿纔有鹿茸,因此鹿場內母鹿數量較少。此外,水鹿還是「變裝皇后」,成年後會褪去斑點,夏天會換上淡淡的黃褐毛色,到了冬天則變成較深的黑褐色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