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也遭殃 海外網購麻煩大

浙江臨安一家快遞公司員工分揀堆積如山的包裹。(新華社資料照片

業者認爲海外包裹實名制,對臺灣電商利多。(本報系資料照片)

上網購物已成爲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之一。(本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16日正式上路「海外包裹實名制」,消費者必須下載「EZ WAY易利委」APP進行實名制註冊認證海外網購包裹。對此,有臺灣電商業者表示,站在自身角度來看,這對他們是利多,但換個角度來看,此規定不僅恐加劇國內失業率政府選在此時推出新規,也頗具針對大陸意味淘寶則表示,他們在消費者購物體驗服務上投注許多心力,且消費者對此規定接受度蠻高,他們還是具有競爭優勢

一位不願具名的臺灣電商業者表示,對臺灣本土電商而言,跨境電商本來就對他們構成威脅,但這個規定將增加消費者購買淘寶等跨境電商的成本,還有消費者整個購物流程都被打擾,進而影響消費者對於跨境電商的購買意願,該名業者說,「如果就臺灣電商平臺來說是歡迎,因爲在幫我消滅競爭對手。」增加了臺灣業者的競爭優勢,對臺灣本土經營的平臺業者是利多。

卡關加劇失業率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會加劇國內失業率,上述電商業者說,臺灣有一種職業自營作業者,這羣人就是做跨境電商的生意,他們是沒有被算在失業率內,但當「海外包裹實名制」上路後,這類個人賣家因從海外批貨量大,一定會被課稅,所受傷害會很嚴重,就有可能會退出市場,進而導致臺灣失業率的上升。

此外,該名電商業者指出,中美貿易戰打到現在,臺灣等於是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加上目前兩岸關係急凍,尤其臺灣網產品有高達8成以上是和大陸購買,在此時此刻實施這個規定,不僅對兩岸經貿不利,更是頗具針對大陸的意味。

商研院商業發展策略研究所副所長朱浩持不同看法,他認爲,這個規定不至於影響消費者對於跨境電商的購買意願,還是要看實際狀況,第一,假設國內沒有消費者想要的產品;第二,若在國外可以買到相對便宜的產品,這部分就不太會有影響,朱浩補充,即使「海外包裹實名制」其中一條規定指出,針對完稅價格超過2千元新臺幣的包裹,要按照全額課徵進口稅費,但這個稅加在產品價格內,消費者在一開始購買時就會衡量這個產品價格是否能夠接受,若經過轉嫁後,國外電商平臺產品依然比國內便宜,那消費者還是會選擇。

大陸電商優勢不滅

而是否會讓大陸以及其他海外電商平臺業者優勢不再?上述臺灣電商業者認爲,大陸電商等業者不見得就沒有優勢,以大陸電商平臺爲例,最大優勢就是產品內容,由於大陸是製造中心,無論在專業領域產品及一般消費性產品皆是全世界品項最多的,這是無法被取代的。

朱浩也認爲,優勢不會不再,只是優勢將會被削減,若海外平臺與臺灣本土平臺相比產品價差夠大,依然會有競爭力,其實還是要以產品實際狀況來判斷。

淘寶則表示,平臺在消費者服務體驗上投注了許多心力耕耘,他們配合政策變動但仍持續服務消費者並優化購物體驗,是他們的競爭力,而且目前經過他們的網站社羣平臺上的宣導,雖然可能消費者在初次操作上不太熟悉,但對於下載「EZ WAY易利委」APP並完成認證的整體接受度是蠻高的,因此,他們認爲還是很有優勢及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