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初啓用老照片曝光 「1條跑道、1座航廈」40年前吸50萬人朝聖

▲1979年2月26日,嶄新的中正國際機場啓用,引領檯灣啓航世界。(圖/桃機提供)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26日邁入40週年,機場公司紀念日當天,舉辦「慶祝桃國國際機場40週年茶會攝影展揭幕」活動,邀請國內外包括日本歐洲機場等上百位佳賓共同歡渡桃園機場40歲生日。

40年前的今天,當時設備規模都是遠東地區領先指標的中正國際機場啓用,啓用前開放參觀2天,吸引了50萬民衆前往朝聖,甚至車水馬龍到當時的公路局必須停止售票,不但不能再開車擠進機場,也避免造成排隊買票旅客的危險。

▲啓航當天,首架中華航空747巨型客機降落中正國際機場。(圖/桃機提供)

40年後的今天,桃園機場年旅客運量超過4,600萬人次,旅客人次較首年成長了11倍,航機量超過25萬架次,也較當年成長了7倍。

桃機表示,早在1967年,民航局勘測臺灣北部包括龍潭、八德、林口、桃園等地區,就是爲了要選擇國際機場的新場址,4年後覈定籌建國際機場。當時經歷了1973年石油危機、1979年中美斷交,國際機場在風雨飄搖中持續興建,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多次視察施工進度,強調機場要以企業化科學化制度化方式經營

▲2003年中正國際機場增設巨幅國旗,歡迎國際旅客來到臺灣。(圖/桃機提供)

1979年啓用時只有一條跑道、一座航廈,在漫長的40年當中,1984年南跑道啓用、2000年二航廈啓用、2006年更名爲臺灣桃園國際機場、2010年桃園機場公司成立、2013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完工、2015年南北跑道整修完畢、2017年機場捷運通車、第三航廈動土里程碑間距越來越密,旅客、航機與貨運量與日俱增,更創造超過200億的年產值、累積服務超過7億人次旅客量

▲與會貴賓左起立委葉宜津交通部常務次長文中、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桃園市政府秘書長李憲明、立委呂玉玲祝桃園機場生日快樂。(圖/桃機提供)

爲了紀念這段珍貴的時光,機場公司即起至3月26日在第二航廈接機大廳、3月27日至4月底於第一航廈接機大廳,接力盛大舉行40週年攝影展,透過一張張照片帶領大家走進時光隧道,一窺機場40年來的變化

▲即日起舉行桃園機場40週年攝影展,左起前民航局長張國政向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及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講述當年故事。(圖/桃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