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公民會館5月打造藝文便利店 販售ㄚ桃、園哥周邊商品

桃園公民會館外牆整修後洋溢文青風,未來將以「藝文便利店」爲主題,加入選物販售推廣桃園在地名產預計5月開幕帶給市民全新體驗。(蔡依珍攝)

位處桃園火車站前商圈的桃園區公民會館,去年從公所移交新聞處人潮依舊低落,就連升格展平均1天不到50人,今年以360萬委外,議員希望能提高效益、接地氣,新聞處長詹賀舜表示,目前正進行硬體改造,會以「藝文便利店」爲主題,加入選物販售納入桃園在地名產,預計5月開幕帶給市民全新體驗。

議員林政賢說,公民會館營運雖然已經委外經營,卻地方仍有擔憂,雖然位處寸土寸金的站前商圈,但地方小,文創商品恐怕敵不過附近的百貨空間規畫也不及新住民文化會館、77藝文町,更甚的是,停車空間幾乎掛零,營運非常困難,呼籲不應該以策展爲主,應該更接地氣,規畫一樓半層給文化裡當成里民活動空間,或是與青年局合作,提供給學生等社團安排成果發表中心跟團練中心,活化利用。

議員黃婉如則提到,去年審查新聞處今年預算時,附帶決議桃園區公民會館相關業務,自111年度由新聞處移交文化局管理,讓藝文展出能夠與專業結合,長期展出影像、藝文等各項活動,但新聞處工作報告隻字未提,強調去年共提供社區大學、公務機關、事業單位等租借場地辦理17場活動,但仍門可羅雀,就是因爲非新聞處專業,呼籲趕快交棒給文化局。

議員黃家齊也提到,今年工作內容目前看來和去年差不多,卻還要花480萬委外,擔憂淪爲清潔外包,強調位處精華地,應該加強老城導覽,讓外地人也能理解認識桃園,他也提到,串聯周遭新住民文化會館、77藝文町、舊景福派出所大廟涉及民政觀光、文化等局業務,新聞處要扮演橫向聯繫溝通橋樑跨局處溝通,不要都推給廠商

詹賀舜指出,480萬包含120萬硬體整修和360萬營運費,目前正進行軟硬體升級改造,將以「藝文便利店」爲主題,1樓爲「旅遊資訊充電站品牌選物空間」、2樓爲「專業展覽空間」並規劃帶狀策展、3樓則爲「供民衆租用及直播攝影服務」空間,預計5月重新開幕。

詹賀舜強調重新開幕的公民會館有6大功能,延續市民使用精神,保留2、3樓開放市民和在地團體「空間租借」;也要求業者經營「在地串連及老城導覽」,與在地社區及商家合作走訪古城角落,瞭解舊時歷史及發展軌跡,發展深度觀光及飲食體驗;也規畫年度3場帶狀「主題策展」,讓公民會館不僅是藝術展覽館,也是親子體驗學習的好去處。

今年也將辦理至少16場的文創市集工作坊座談、手做體驗、DIY等「互動活動」,提升公民會館多元功能;也會積極「開發及展售吉祥物商品」,讓遊客在公民會館買到ㄚ桃、園哥周邊商品,如口罩、悠遊卡、茶葉罐等優質好物;另也會推廣桃園在地品牌,販售在地名產美食金牌好店好禮,讓市民朋友來公民會館,不只是逛展覽、玩活動,多元功能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