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微博將關停,新浪熱搜炸了!馬化騰曾親自宣傳

(原標題:3億人用過的騰訊微博宣佈關停,新浪熱搜炸了!用戶數曾遠超新浪,馬化騰親自宣傳

每經編輯 鄭直

“你的心聲,世界的回聲”,如今能記住騰訊微博這句口號的死忠用戶估計已經寥寥無幾。

稍有資歷互聯網用戶一定記得十年前微博戰場早期的混亂,各大門戶網站紛紛推出微博產品展開激烈競爭。騰訊微博曾經和新浪微博“雙雄並立”,甚至一度活躍用戶數達到新浪微博的2倍。

不過,隨着新浪微博逐漸“一統江湖”,搜狐、騰訊等微博產品都陷入沉寂,進入半廢止狀態

9月5日,騰訊微博官方公告宣佈,將於2020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運營

這紙官方宣判的“死刑”,也讓網友們紛紛唏噓感嘆。

網友:騰訊微博居然還開着?

騰訊微博9月5日發佈官方公告稱,由於業務調整,將於2020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將無法登錄。如有需要,可在停止服務前,備份自己的相關信息。

其實,騰訊微博早已處在基本廢棄的狀態,通過QQ掃碼註冊發現,頁面長時間停留加載狀態,十分卡頓。註冊成功後的頁面更是簡陋無比,主功能只剩“首頁”和“看視頻”兩個。

面對這條消息,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騰訊微博竟然一直在開吶...

正如網友所料,這件事也順利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

也有網友表示,希望能有產品和新浪微博實現競爭。

不過,也有資歷較淺的網友並沒有聽說過騰訊微博這個產品...

用戶數最高達3.1億,曾超越新浪微博

資料顯示,騰訊微博於2010年4月1日開始小規模內測,5月1日開放用戶邀請註冊。當時僅支持文字形式,圖片功能暫未對用戶開放,字數限制爲140字。比新浪微博晚了8個月。

2010年5月1日騰訊開始開放用戶邀請註冊。

2010年12月,劉翔的騰訊微博聽衆人數突破800萬,成爲當時全球第一微博。

2011年11月11日,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透露,騰訊微博在三季度增長迅猛,截止到當年9月30日,騰訊微博平臺上的註冊用戶數超過3.1億,比6月底的數字增長了7000多萬。同時,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了5000萬人。

劉熾平當時表示,騰訊的整體社交架構佈局可分爲通信領域、社交網絡、社交媒體方面。其中社交媒體方面,騰訊將重點打造微博,“可以幫助我們觸及到QQ無法吸引到的用戶。”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同在當年11月,新浪微博宣佈註冊用戶數達到2.5億。當時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表示,自從9月正式發佈微博4.0版以來,超過半數的現有用戶已經升級。現在新浪微博的重點已轉向給微博添加更多的社交網絡功能,提高用戶黏性

除了在用戶數上領先之外,騰訊微博的活躍用戶數這一關鍵指標更曾經達到新浪微博的2倍。

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發佈後,新浪總裁曹國偉在與投資者進行溝通時稱,新浪微博"每日登錄用戶所佔比例與Twitter相似,大概是10%",即約2500萬。曹國偉同時表示,這一比例已經維持一段時間了,"此前12個月裡沒什麼變化"。

與此同時,騰訊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騰訊微博平臺上的活躍用戶數超過了5000萬。

微博大戰塵埃落定

多家產品相繼退場

在騰訊與新浪之間推出微博類產品的,還有各類門戶網站,包括搜狐等,而騰訊入場很晚。

當時爲了搶佔市場,馬化騰親自上陣,邀請名人朋友,發動騰訊總辦高管入駐騰訊微博,同時騰訊系各個產品也都在向微博導流。

然而,騰訊微博隨後被逐漸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的迅速崛起。

時間進入2014年,由於新浪微博在產品競爭中“一騎絕塵”,其餘各家微博產品也基本只剩下“苟延殘喘”的份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2014年7月,多家媒體報道稱,騰訊內部人士透露,騰訊微博事業部已被撤銷。原微博團隊啓動大調整,其產品運營團隊將被整合入騰訊新聞團隊,其餘部分員工則被分流至騰訊微視團隊,只留下部分人員維持日常的基本運營。

2014年11月,QQ空間說說發佈框下方原有的分享“同步至騰訊微博”已經悄悄消失了,目前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同步至QQ簽名”。

同月,騰訊微博宣佈將於11月7日16時暫停申請開通和續費,而已開通的用戶還可以繼續享受相關服務。騰訊微博會員主要有微博裝扮、會員勳章、會員圖標中文賬號自動換膚、心情解鎖和經驗加速等功能,每月會員費10元。

同時,由於產品功能調整,騰訊微博每日任務將於2014年11月21日17時起下線

2018年5月,在停更三年之後,騰訊微博再次更新,修復了BUG。當時有網友猜測騰訊近期可能會有大動作。不過,對於騰訊微博“復興”的期盼最終也沒有下文

除了騰訊以外,新浪微博其他的競爭者也選擇放棄。

2014年11月,搜狐微博正式進入“半放棄”狀態,官方並未就此發表公告, 但搜狐微博的服務器進入崩潰狀態,張朝陽也公開宣稱“微博的三分鐘熱度過去了”。

此後搜狐微博只能瀏覽已有內容,不能發報新內容,其它功能也不再可用。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IT之家、騰訊科技、人民網、21世紀經濟報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