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該不該追熱點?諾安基金蔡嵩鬆給投資者提出三條建議

(原標題投資該不該追熱點諾安基金蔡嵩鬆投資者提出三條建議

在90後成爲新一屆基民後,大家都知道要挑選優秀基金,然而,很多人卻對自身購基行爲關注頗少,或者知道應該長期投資,卻不知道到底如何去做?

其實,作爲一名合格的基民,需要明白購買基金本質上是投資行爲,風險並非遙不可及,做決策前,也需要有清晰的投資邏輯,充分的預期管理,及做好基金配置。在如何去踐行這方面,可以參考下面的幾個關鍵點。

踐行長線投資邏輯的關鍵:充分做好基金價值預期管理

產業基金投資,並不是今天這隻基金跌了就拋,明天那隻漲了就買。相比漲勢跌勢,基金經理人的投資方向和邏輯更值得參考。

投資人做決策前,首先要明確投資的方向,是看好某個行業前景?還是看好國家宏觀政策帶來的紅利?又或者是看重基金經理的能力,這些因素都是在做決策前需要考慮的。

比如看好行業後,做產業趨勢投資,就需要投資人有一定的抗風險意識,並且對政策方向以及產業未來發展前景有一定認知。

產業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這也是趨勢投資的一個特點:淨值往往會有波動,但只要產業發展趨勢的基本面不變,未來的增長空間依舊很大。因此,我們認爲:投資人選擇賽道後做長線基金投資,關鍵在於要做好價值預期管理。

即,在做投資決策之前,對基金背後的產業邏輯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在不同階段對基金的漲跌調整相應心裡預期,最終獲得基金產業投資的長線收益。

半導體龍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蔡嵩鬆建議做好基金配置

產業政策上的決心,是行業投資價值的基本面:產業趨勢投資的核心是找出景氣度最高的細分賽道,而綜合國內外的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無論是從政策因素還是經濟因素來看,半導體似乎是不二之選。

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基金經理蔡嵩鬆指出,短期的擾動並不會改變科技賽道的景氣度,在國產科技鏈遭遇打壓之後,科技行業國產替代在外部的壓力下得以加速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蔡嵩鬆15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計算機博士畢業,知行合一是他堅信的原則

作爲一名專業的基金經理,看好半導體產業也是蔡嵩鬆經過大量的產業調研和數據研究的結果。在對產業的深刻了解以及對大環境的清醒認識下,依然堅持重倉半導體行業,購買半導體行業龍頭,也同樣是這名基金經理一直以來對於知行合一原則的堅守。

就像是蔡嵩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說的那樣,如果不堅持半導體這個方向,就違背了個人知行合一的原則,爲了市場的短期波動而放棄未來,也違背了基金投資者選擇諾安成長混合的初衷。

從這個角度來看,諾安成長混合重倉半導體的投資策略並不是什麼“買菜賭 博”,更多的還是堅守產業的長期發展價值,以及作爲基金管理者對於投資人負責的初心罷了。

而近日,蔡嵩鬆也發表了給投資者的三條建議,他表示:

第一,建立長期投資的投資理念。因爲優秀的賽道,隨着時間推移投資收益會隨着企業價值慢慢體現。第二,選擇高景氣度板塊,面對短期股價波動要放平心態。產業的成長和變化不是以周、月、季度爲單位的,而是較長時間維度的。股價在圍繞產業趨勢的變化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有時會出現較大波動,這時候就需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認爲,在產業景氣度不變的情況下,股價的大趨勢不會發生變化。第三,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產品,做好個人資產的配置,相信基金管理人的專業能力,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這些,對於基民培養健康的投資觀念、獲取回報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結語

以前時常聽人表達出一個觀點,“基民們總是關注基金短期內的淨值增長價值,而忽視基金產業投資所帶來的長期價值”。

客觀來看,相比前者單純的金融意義後者可能會更有促進技術、產業發展的現實意義。而這一點,也是基金作爲一種金融產品真正的意義所在。

把握產業發展整體趨勢,與同時代共同發展的行業與公司爲伍,是我們持續追求的方向。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需要做好個人資產的配置,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以自己的節奏,不錯過長期產業趨勢下的價值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