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巨頭平臺宣佈破產!曾遍佈全國幾十座城市

(原標題:突然!一巨頭平臺宣佈破產!曾遍佈全國幾十座城市

在手機上點單

幾小時內生鮮到家

還常常有不少優惠券

深圳人,你使用過

社區團購”

嗎?

近年來,“社區團購”火熱程度

可謂是風頭無兩

然而

欠款追償、更名、轉型、宣佈破產……

在短短几天時間內

一社區團購巨頭

在“過山車”一般的節奏中步入了末路

7月7日,“蜜橙生活”(原名“同程生活”)發佈公告稱,“幾年來因經營不善,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法擺脫經營困境。公司決定申請破產,

現擬提出破產申請。”

7月8日,同程生活運營主體——

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何鵬宇

在向合作伙伴員工、投資人發出的內部信中承認,“由於合作伙伴集中催款、公司資金鍊面臨斷裂,已無再謀求轉型的空間”,

“不得以選擇破產”。

啓動破產申請

以公司資產抵償債務

7月前後,大批供應商前往同程生活位於蘇州、廣州公司的辦公樓等待協商,要求相關負責人出面償還欠款和押金。據不完全統計,

該公司對供應商的欠款總計至少超過了2億。

7日下午,南都記者探訪了該公司位於廣州分公司的辦公室,大量供應商前來尋求退款、退押金等事宜,等待負責人出面協商。而該公司多數員工已撤離,僅有個別員工在現場維持秩序。

按照何鵬宇在內部信中的說法,公司已於7日啓動破產申請,接下來將依法推進債務處置工作,“全力保全現有資產,交給法院妥善封存處理,積極配合政府指導,以公司資產抵償債務”,

若資產不足以抵償債務,將再次創業,努力償還債務。

在7日晚間發佈破產公告後,有供應商向南都記者提供了一份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以債務人名義新發出的“供應商結算確認單”,其中列舉了兩種債務償還方案:一是債務人以現金方式向供應商支付欠款金額的40%,剩餘60%,待債務人破產清算後,由法院分配;二是債務人以現金方式向供應商支付欠款金額的60%,剩餘40%,供應商放棄追償,不再向債務人主張任何權益。

覆蓋全國幾十個城市及縣域

華東華南爲主要佈局

據官網公開資料顯示,同程生活目前有數百家實體店遍佈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覆蓋全國幾十個城市及縣域,建立了超過8萬個社區銷售網點,日均營業額超過3000萬元,其中生鮮產品佔比高達70%,是平臺最主要的產品類目。

公司以華東、華南爲主要佈局點

那深圳的情況又如何呢?

記者瞭解到,相較於廣州的大張聲勢,深圳的情況相對而言要“羞澀”得多,

目前僅能查到位於光明的一家同程生活千鮮匯在運營。

2018年8月正式成立、同年12月廣州千鮮匯正式併入同程生活體系內,由此開啓全國佈局。盤點成立至今短短不到三年時間,

同程

生活跟深圳最早的淵源還在於初創階段時的投資基金。

以破產清算告結的同程生活,創立至今一共獲得8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而在初時A輪投資中是能看到百果園的身影。作爲水果連鎖的龍頭,百果園從深圳走向全國,擁有龐大的社區水果店。不過,此後隨着同類社區連鎖店“廣州千鮮匯”的加入,廣東的大本營也正式落子廣州。

由同程集團內部孵化

但獨立於同程旅行之外

天眼查工商資料顯示,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5家100%全資持股的子公司,分佈於廣東、長沙、蘇州。作爲同程生活的創始人,何鵬宇持有該公司4%股權,爲公司的最終受益人;同程生活聯合創始人、董事尹祥同樣持股4%;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持股7%,爲該公司最大個人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何鵬宇曾擔任同程集團高級副總裁,帶領了同程的酒店、景區等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尹祥曾創辦開店上百家的千鮮匯社區連鎖店。

去年,吳志祥曾表示,

三年內,社區生鮮有機會產生千億市值的公司,

而同程生活在疫情期間快速發展,未來同程集團將會在生態平臺內進行資源整合與打通。

據去年披露的信息,同程生活自上線以來深耕華東、華南兩個經濟大區,實現規模化增長,

過半城市盈虧平衡,2020年的GMV接近100億

,接下來的目標是翻三倍、並實現整體盈利。

圖片來源:IC photo

而到今年,在“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社區團購平臺紛紛獲得融資的同期,

同程生活卻一度被傳出部分地區店面“關停”的消息。

據悉,由於有部分供應商抵達同程旅行大廈維權,7月6日下午,同程藝龍人力行政中心發出聲明稱,“鮮橙科技的經營、管理皆與同程藝龍無關”,是兩家完全獨立的公司。同程集團內部人員也對南都記者強調,“同程生活(現在的蜜橙生活)和同程旅行是兩家完全彼此獨立的公司”。

去年回款開始出現延遲

供應商已普遍停供

據官方資料,創立之初,同程生活旨以生鮮非標品爲切入口,打造下沉市場的生鮮超市電商,生鮮品類佔比達70%,其他品類涉及居家用品及周邊服務,主要採用“上游規模化源頭直採+下游社區自提”的模式。但如今,該平臺的生鮮品類佔比已大幅下降,服飾、母嬰、洗護取而代之作爲主推品類。

在這背後,是各大生鮮食品供應商的大量停供

。多位同程生活的供應商告訴南都記者,自去年以來,平臺的回款就開始出現問題,回款週期不斷拉長,“剛做起來的時候量比較大,結款也比較好,今天入庫,第二天款就結了。但是到後面兩筆拖了一個多月,肯定是賬上沒錢了。”一位供應商對南都記者抱怨,

“我之前供的蘋果、西瓜,現在被欠了10多萬貨款。供應已經停了一兩個月了。”

圖片來源:IC photo

今年4月份,有報道稱,因戰略性調整,作爲同程生活的重要市場之一的湖南區域暫停運營、團點關閉。南都記者日前再次嘗試下單發現,該平臺部分商品已無法下單,按照平臺工作人員的說法:“公司自提業務在調整,自提的商品無法下單,以快遞到家爲主。”

行業觀察

社區團購行業

已經進入殘酷競爭階段

“相較於廣州,深圳的年輕消費者更多、對價格相對來說不那麼敏感,早在社區團購模式開啓之前,生鮮電商就已經把矛頭對準了深圳;搶灘華南,深圳作爲佈局生鮮電商業態的首發陣地,把菜給送上門已經成爲鵬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而要在這裡,

開發團長帶貨模式,相對來說難度要更高”,一位業內人士點評。

但作爲社區團購賽道倒下的第一個頭部企業,同程生活依然給生鮮行業帶來彌足影響。“可能在洗牌”,一位業內人士如是點評。在巨頭涌入之前,同程生活曾與興盛優選、十薈團一起並稱爲社區團購“老三團”,是最早進入社區團購市場的大玩家。

據瞭解,目前各家零售都在緊密佈局“社區團購”的類似業務,眼見資本紅火涌入相關賽道,已有線下門店的零售們也在緊盯這塊空白市場。但這次巨頭倒下的情況,或許在給行業提出一個警醒:

社區團購行業已經進入殘酷競爭階段,賽道開啓淘汰賽

,資本、技術、人才都得跟上纔有可能跑贏這場“馬拉松”。也有分析認爲,下沉市場或成爲接下來的戰略重點。

燒錢補貼擴張

缺乏資金注入或將難以存活

去年以來,社區團購在引發資本熱潮的同時,也面臨團長忠誠度低、同質化嚴重、生鮮貨損度高、供應標準化程度低、產品質量缺斤少兩、平臺依賴“燒錢”補貼擴地、進貨成本被壓低引發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問題。在互聯網投訴平臺,“提貨錯誤、找不到團長”,“虛假銷售、付款後沒有貨”,“貨不對板”等問題成爲投訴高頻詞。

有分析稱,能否做好社區團購,關鍵在於解決供應鏈的品控與效率問題。

一位接近同程生活的知情人士對南都記者總結稱,“社區團購的模式本質上是掙錢的,都是低價進、高價賣出,(同程生活)之所以賠錢,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前期擴張速度太快,線下在倉儲冷鏈等方面投入太多,以致入不敷出。二是錢燒得太多,現在又沒有新的融資進來,資金肯定就斷了。”

圖片來源:IC  photo

亂象叢生監管加碼

行業集中度升高

由社區團購衍生的市場亂象,也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和不斷出手。去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明確要求企業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擡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嚴禁以排擠競爭對手或獨佔市場爲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

今年3月,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十薈團等幾家社區團購平臺因“利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等不正當價格行爲,被市場監管總局分別處以罰款150萬元的行政處罰。5月27日,十薈團再度被罰款150萬元,並被責令停業整頓。6月,數家社區團購企業被要求下架一分錢秒殺類活動,監管部門還要求多個相關平臺收緊相關補貼,不得以明顯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

同程生活突然宣佈破產

有人覺得挺可惜

有人覺得競爭太激烈

社區團購和逛超市菜市場

你更喜歡哪個?

大家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區評論~~

🏃🏃🏃

*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我們留言哦*

👀

南方都市報(nddaily)報道

採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 陳盈珊

編輯:唐澤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