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司改國是會議挨轟!臺大教授林鈺雄「3大理由」曝光

臺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25日晚間拋出震撼彈,宣佈退出司改會議。(圖/翻攝自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影片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司改國是會議第三分組26日將召開第五次會議,但第三分組委員、臺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25日晚間卻拋出震撼彈,以司改國是會議定位不明、僭越權限議題超載…等3大理由,宣佈退出司改國是會議。對此,同分組委員、律師尤伯祥同日受訪時認爲,林鈺雄的作法非常不負責任

司改國是會議從3月1日起,分成5個分組,並如火如荼展開各分組會議。據瞭解,林鈺雄是主題權責相符高效率的司法」的第三分組委員,但卻也是司國是會議召開至今第一位表態退出的委員。因爲他25日晚間以「司改國是會議地位不明、僭越權限」、「議題超載、委員超限」、「亂放天燈、後患無窮」等3大理由,宣佈退出司改國是會議。

對此,同分組委員尤伯祥受訪時表示,林鈺雄的退出對其他還在努力的委員們相當不公平,而且司改國是會議本來就是定調爲諮詢性質,何來定位不明之說?

至於議題超載、委員超限一事,尤伯祥說,自認忙碌程度不輸林教授,但還是把每個議題的相關資料給讀完,如果林鈺雄因爲忙碌不堪負荷,當初就該拒絕出任委員,而非反對會議加開後又臨時退出,真的非常非常不負責任。

同組司改委員、律師尤伯祥批評,林鈺雄很不負責任。(圖/記者楊佩琪攝)

林鈺雄退出司改國是會議聲明全文

第一、定位不明、僭越權限。

1、主事者迄今仍規避司改國是會議本身的定位問題:究竟是純粹「諮詢性質」或具有規範上或政策上「拘束效力」?。

2、「比諮詢多一點」的和稀泥說法,不但不能解決定位問題,反而進一步製造後續爭端。「多出來的那一點」就可能僭越立法權架空司法行政首長的提案和政策責任,造成兵家必爭的魔戒誘惑。

第二、議題超載、委員超限。

1、議題總數已破百,會議無法充分討論,欠缺程序正當性

2、議題篩選程序爲何,主事者迄今仍避重就輕,例如人民最有感的死刑及食安議題,爲何憑空消失?人民無感、不知所云的檢察官改成行政官議題,卻變成會議重頭戲

3、諸多即興式的提案,在不明就裡情形下被表決,決議品質堪慮,甚至於決議間彼此矛盾,豈能代表人民聲音

4、各國是委員或許熟悉三、五項議題,但分組平均要表決20項議題,最後總會總議題數更是破百,委員早已超限超能。

5、分組會議資料排山倒海,委員縱使日以繼夜,也欠缺消化時間能力,資料看不完、議題看不懂,但卻在業績壓力下,一項項跟着舉手表決。就如同法官不看卷、開庭草草帶過,就下了判決一樣荒唐。

第三、亂放天燈、後患無窮。

1、綁人、綁議題程序黑箱疑雲,始終伴隨,迄今仍未公佈原始資料,主事者充耳不聞,勢將成爲後國是會議的五十道陰影

2、在毫無預算概念和政策責任的前提下,司改許願天燈一個個往上飛,但最後應該由誰來負成敗責任?權責不分。

3、由於定位曖昧,未來數十項決議中,審檢辯將各取所需,有利己方的會主張這是國是決議故應遵循,當成尚方寶劍;反之,不利己方的會辯稱這僅是諮詢性質,無論於規範上或政策上皆否定其拘束力。製造後續衝突與爭端,最後誰來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