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遠:名校要跟國中畢業老闆募款 邏輯完全矛盾

臺大生募50萬爬南湖大山網友打臉自己賺。(圖/翻攝自網路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大學爬山募款一事,引發外界討論。律師呂秋遠23日在臉書PO文,分享大學辦活動拉贊助經驗,列出7個重點,包括天助自助、飲水思源、前後一致、低聲下氣等,網友看完紛紛大讚字字中肯」。

呂秋遠表示,大學時代,最痛苦的差使之一,可能就是爲系學會的活動募款,一般而言,這種募款活動的俗名是「廣告」,必須到學校附近的商家洽談,讓他們願意在活動上冠名贊助。

呂秋遠列出包括「低聲下氣」的7大辦活動拉贊助重點,如果是有求於人,手心向上,那麼千萬不要標榜自己是名校名系,他舉例名校名系要跟國中畢業老闆募款,卻說自己是菁英,值得人家投資,這是完全矛盾的邏輯

談到「天助自助」,呂秋遠說,不要雙手空空跟人家要錢,要募款,自己要有點本事,舉例來說,總預算要100萬元,已自有資金一半,希望外界募款一半,感覺起來比較理想;也要懂得「飲水思源」,記得要回饋社會,以後遇到學弟妹募款,一定要捐錢,或是活動結束後,要把成果報告完整的提供給投資方,不要讓人覺得船過水無痕

呂秋遠也暗諷臺大學生爬山募款,卻以「人才」來自居。他在「鴻鵠之志」這點中提到,企業不會因爲你是人才,就會支持人才所辦的活動,況且人才是別人說的,企業通常是因活動能提高企業能見度,纔會贊助,活動不要辦理那種只對自己有利(因爲我是人才,值得你投資),但是完全不知所云的康樂活動

其他幾點還包括「不卑不亢」、「前後一致」、「一語中的」,呂秋遠認爲,募款得明確的告訴對方,可得到的好處、廣告效益名聲、如何回饋等,可量化成表格呈現,讓對方明確的知道目標何在,如果只是說「我們可以證明,我們是值得投資的」,就叫做廢話

最後,呂秋遠也指出,若這7點都做不到,還是不要去募款,因爲根本不懂企業的心,「人家每分錢都是拼命賺來的」,可不是給你隨便使用的。」

PO文一出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不能同意你更多了」、「太中肯!完整的架構思維!大推」,也有人說「 天下沒有白癡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要聞+趣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臺大生登山1人花2萬,業者:租借可省至5-6千。(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