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卡馬克之冠:爲什麼有些人對福建艦毫無感覺?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在中國社會雖然不佔多數,但要說只是極個別現象,那顯然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對軍隊建設成就持漠然態度的大有人在。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近些年來在中國社會的演進過程中軍事職能和戰爭文化的嚴重缺位,其中又尤以對外政策中長期刻意迴避和排斥軍事鬥爭較爲突出。

或者說的更準確一些,當我們長期迴避和排斥在對外爭取國家利益的過程中行使一個國家的軍事職能,當我們拒絕對那些威脅到我們利益的人奮起提出我們準備用槍炮去實現的有力要求,當公衆數十年未能親見大軍出征的情況下,未能親眼看到敵人在我們的炮火下匍匐,未能親眼看到我們充分展示並使用武力的情況下,要求社會始終保持對軍隊的高度熱情是不現實的。

我不是一個經濟決定論者,但我同樣相信,要讓人對一件事物產生足夠的興趣,至少雙方的利益和訴求要有一定程度的交匯,然而實際情況是,這些年來中國社會的利益路徑與軍事手段相距甚遠,甚至於爲了保持一部分微不足道且日漸微薄的短期利益而放棄使用軍事鬥爭的手段去爭取一些顯而易見的長遠利益,這導致社會與軍務在相當程度上是脫節的。

對於絕大多數社會公衆來說,我們的軍隊其實是相當陌生的,很多人對現代軍隊和戰爭模式的認知依然停留在二戰乃至一戰時期,能停留在冷戰期間的都算是與時俱進了,要知道相當一部分國人的腦子裡至今依然堅信中國打不過日本,日本自衛隊精銳又先進,中國只能靠人海戰術去拼命。

這種刻板印象在相當一部分普羅大衆腦子裡近乎於根深蒂固。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你不用實際行動去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它是不會自動消失的。

我們太過善於在承平時節保本求利,以至於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在人類歷史上只是偶然現象,而且這一現狀正在逐漸變的不可持續,人類社會在逐步迴歸大爭之世的常態,我們更沒有意識到在這種環境下,中國的國家利益實際上是受到嚴重限制的。

中國的軍隊建設成就大不大?答案是肯定的。中國軍隊強不強?答案同樣是肯定的。中國的國家利益有沒有得到軍隊的強力維護和積極拓展?答案恐怕就不那麼肯定了。我們不能假裝已經做到了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現在哪裡,軍隊就出現在哪裡,畢竟當家門口的緬甸都可以隨意驅趕,扣押和劫掠中國在當地的經濟項目,當俄羅斯可以憑藉着每年區區幾千萬美元的援助就阻斷中國在中亞的鐵路項目長達25年時,說軍隊已經充分維護了國家利益,多少有點自欺欺人。

當我們迴避使用軍事手段維護和拓展社會利益的時,公衆就難以從軍隊建設的成就中預見到自身的利益,這種“獲得感”的缺失導致了公衆對軍隊的支持和熱情高度依賴於公衆自發的國家認同和道德情操,而非切實的利益共生關係,這是一種用愛發電,用愛發電只能應付一時,應付不了一世。

說得更直白一些,中國軍隊固然強大,但公衆放眼望去,國土未復,金甌有缺,那些危害到中國國家利益的敵人,不論是域外強權還是跳樑小醜,他們都沒有因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慘痛代價,我們的軍隊沒有嚴酷的懲戒他們,沒有把我們的利益邊疆拓展到他們頭上,沒有把戰火燒到他們的土地上,不僅如此,而且洋人在中國的領土上依然備受禮遇,享受超國民待遇和事實上的治外法權,在這種現實下,中國軍隊的強大就是毫無意義的。

你這麼強大,那怎麼魑魅魍魎依然在百鬼晝行呢?

怎麼敵人依然可以肆意破壞我們的利益而不受懲罰呢?

這說不通啊。

強大必須使用方有意義,軍隊是拿來打仗的,不是拿紙面數據去嚇唬人的,不去打仗的軍隊,你紙面數據再高都唬不住人。

爲什麼中國社會喜歡外國軍隊的人這麼多?以至於外軍軍迷成了一種成規模的社會現象,很簡單,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是因爲他們真的有多麼喜歡那些異族,而是他們在外國軍隊身上看到了他們極爲渴求,但在本國軍隊身上看不到的東西,由此在外軍身上找到了精神寄託,隨後愛屋及烏。

慕強尚武是智人的天性,這是一塊陣地,你不去佔領,別人就要佔領,你自己放棄了陣地,怨不得別人。

因此我不會去指責有人對主力艦下水無感,因爲支持和擁護從來不是無條件的,就連網絡主播都知道,不整點狠活就沒人打賞。

希望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能至少達到網絡主播的水平。

文/託卡馬克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