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協助開發北約旦水井 馳援1萬5000名難民

中華民國外交部在北約旦開井,盼提升國際能見度,圖爲約旦河西部地區。(圖/翻攝自Battir粉絲專頁

記者蕭保祥臺北報導

外交部27日上午召開例行記者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與美慈組織(Mercy Corps)共同辦理的「北約旦水井修復計劃」,在北約旦評估開發2口水井,預估每天至少有1萬5000名難民受惠,解決當地用水之苦,希望臺灣在國際援助的努力能被世人看見。

外交部發言人高安國合會副秘書長陳愛貞共同說明北約旦水井修復計劃,這項計劃期間爲2014年12月22日到2015年6月21日,評估在約旦的Irbid省與Mafraq省開發2口水井,提供北約旦境內敘利亞難民與當地居民取得用水。

高安說明,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迫使300萬敘利亞人前往附近鄰國避難,北約旦就收容31萬敘利亞難民,大量難民讓原本就脆弱的供水系統更吃緊,因此中華民國外交部伸出援手,將在當地開發水井。

陳愛貞表示,除了將掘深北約旦當地的2口水井外,也會尋找新水源預計將每口井的供水率提升到每小時50到70立方公尺,每天至少1萬5000人受惠。

外交部希望幫助當地敘利亞難民與提升約旦民衆生活外,更希望臺灣在國際援助的努力被世人看見,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約旦位於中東人口約510萬,國土面積約臺灣2.5倍大。

▲外交部發言人高安。(圖/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