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道歉6要素..「求原諒」最不重要 試說謝謝代替對不起

▲道歉不得體可能會讓情況更糟。(示意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人難免會對其他人犯錯,這時候道歉就非常重要,但道歉不是爲了一句「沒關係」,如果沒誠意,說再多都只會讓情況更糟。有專家表示,一個完美的道歉大概包括6個要素,其中「承擔責任」是最要緊、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另外,在某些情況下,一句「謝謝」更能充分傳達心意

根據《生命時報》報導,一次道歉涉及雙方深刻的倫理道德基礎,如果有一方不認可,都是存在風險不確定性的。從心理需求上分析,真正的道歉必須滿足3個條件:施害者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道自己確實給人帶來不便或傷害;傷害是有限的,能夠被接受的,而且不觸犯法律;受害方願意達成諒解。

報導也引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費舍爾商學院管理人力資源名譽教授羅伊‧萊維基表示,一個完美的道歉大概包括6個要素,而且元素越多越有效。這6要素包括:表達後悔、解釋出錯的原因、承擔責任、表示悔改決心、解決自己帶來的麻煩、請求原諒

當然,道歉時並非必須將全部要素納入其中。研究結果表明,「承擔責任」是6要素中最要緊、最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解決自己帶來的麻煩」位列第二,「表達後悔」、「解釋出錯原因」和「表示悔改決心」的重要程度並列第三,「請求原諒」則最不重要。

▲道歉不得體可能會讓情況更糟。(示意圖/達志影像)

報導也強調,雖然道歉不拘泥於某種特定形式,但有些小細節需注意。首先是態度要誠懇,例如你踩到別人的腳了,趕緊道歉,你將自己的罪過說得很嚴重,那麼對方怒火往往就會很小。其次是把握好最佳時機,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道歉是越快越好,有人說48小時內的效果最好,但這個時間因人而異,原則上要在對方感到被漠視之前,因爲被忽視帶給人的憤怒甚至大過事情本身。

第三,千萬不要順帶指責別人。有人雖然道歉了,但話鋒一轉,立刻就開始分析對方的錯誤和責任,例如說「雖然主要是我的錯,但你也有不對呀」,這麼做會讓對方覺得你道歉是假,後面的轉折纔是本意。

另外,報導建議,道歉是表達歉意第一選擇,但在某些情況下,一句「謝謝」更能幫助你充分傳達心意,例如當你講了一堆卻什麼都沒講清楚的時候,你可以說「謝謝你理解我」,而不是「抱歉我說話沒什麼條理」,或者是拖拖拉拉耽誤了時間的時候,你可以說「謝謝你花時間陪我」,而不是「抱歉我一直拖拖拉拉」。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