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藍白裂 外媒和臺辦爲何解讀不同

社評

2024大選登記前最後一夜,許多人透過直播觀看藍白合談判現場,最終還是破局,讓期盼下架民進黨的民衆失望。對此,大陸國臺辦表示,尊重臺灣現行社會制度,希望明年初的選舉結果能有助於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語氣中仍有期待;西方媒體則趨於負面,BBC直言爲政治肥皂鬧劇,《華盛頓郵報》不但認爲「北京對臺灣出現親中政府的期待可能要落空了」,甚至指出「升高了對解放軍犯臺和重啓美中關係緊張的憂慮」。他們的悲觀來自於對兩岸關係的底層基礎瞭解不足,因而容易受到表面不安定因素、特別是來自政治上的動靜起伏所左右。

外媒對兩岸瞭解不足

藍白合談判過程或許荒謬,結果讓人失望,但並不意味2024大選棋局已定,更不代表兩岸關係絕望。大選2、30年來,臺灣民衆已從法國學者雷蒙‧阿宏所形容的「入戲的觀衆」,透過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劇場前臺與後臺的理論,早已從政治八點檔中「齣戲」,不致於因爲藍白合破局就否定未來,甚至陷入失落。

事實上,民進黨蔡政府兩岸政策失敗,官方互動全面中斷這些年,兩岸經貿往來依然暢旺,疫情結束後兩岸民間交流迅速恢復。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的資訊,2022年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65億美元,是大陸第6大貿易伙伴。兩岸經貿供應鏈互補與市場加乘的事實,連愛打「抗中牌」的蔡政府,每遇大陸可能叫停ECFA的傳聞時都主動否認、積極闢謠。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舊金山「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演講時指出,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這20個字同樣適用於兩岸。日前南京舉行的「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除了商業和經濟方面的議題之外,另一個亮點是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聯盟的「梅鶴雅集經典傳承系列」,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崑曲五五折全本《牡丹亭》。這場3天8小時的華麗盛宴全場爆滿、觀衆喝彩不斷,成爲今年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壓軸大戲。

大陸將崑曲申遺,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但崑曲代表作《牡丹亭》是在臺灣作家白先勇的努力下,才得以成功吸引了兩岸年輕世代的喜愛。媒體稱,因爲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在兩岸巡演,讓有600年曆史的崑曲,觀衆年齡下降了30歲,古老的戲曲有了全新的生命。

兩岸關係基礎在民間

兩岸往來還不是那麼密切時,大陸中小學教科書就出現不少臺灣作家的作品,如余光中的詩《鄉愁》,讓大陸學子體會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此外,透過流行音樂和都會創作,大陸民衆認識了臺灣的創意與活力;兩岸旅遊大門打開後,更多大陸人驚豔於臺灣特殊的人情味。曾來臺灣交換的陸生直言,在臺北看到的是「並不整齊、灰矮陳舊的建築,大街上來來往往穿行着引擎聲轟鳴的摩托車,看起來亂糟糟的」,但也看到有禮貌的市民、路邊熱心幫助路人的民衆,看到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有的樣子,這是臺灣最吸引人的地方。

兩岸在馬政府時期關係緩和、互動更多,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民衆降低了對彼此的誤解、打破了隔閡,當時最普遍的觀點是「兩岸都是一家人,何必打來打去、罵來罵去?」臺灣6成民意希望2024政黨輪替,可見,民進黨政府最多隻能代表4成臺灣人,兩岸關係豈能受到少數人的牽制甚至破壞呢?

政治動盪或許讓人不安,但政治不是兩岸關係的全部,兩岸共同的文化底蘊、歷史記憶和風俗習慣,早已在心靈深處形成堅固的連結,外國媒體無法理解,但兩岸人民心裡清楚,國臺辦和西方媒體對藍白合破局的不同解讀,出於西方人對兩岸民間社會心理連結的無知與誤判。

兩岸應該讓彼此有更多相互認識的機會,相互釋出善意與溫暖,肯定能夠化解嫌隙與糾結,從而產生互相珍惜的情感與民族認同。共同鞏固兩岸關係的穩定因素,是我輩應當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