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讓抗中牌徹底失效

社評

九合一選舉結束,兩岸企業家峰會臺方理事長劉兆玄率團抵達大陸,將於20日參加在廈門舉行的「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這是疫情3年來首度舉辦的實體峰會,兩岸工商團體將進行面對面交流。隨着九合一選舉揭曉,期待兩岸和平的最新民意展現,大陸又適時逐步放鬆防疫措施,令人格外期待兩岸交流能夠恢復正常。

只重選舉私利 罔顧民生

兩岸經濟關係緊密,相互交流與溝通非常重要。但自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卻以「抗中」爲施政主軸,打壓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民進黨身爲執政黨,卻沒有執政自覺,以政治鬥爭、選舉利益爲優先,罔顧基層民生。2018年敗選後並未吸取教訓,反因2020年操弄「抗中保臺」策略成功,蔡英文高票連任,進而變本加厲抗中,今年再度嚐到罔顧民意的苦果。

「九合一」選舉結束,政黨無論勝負都應靜下心來深思民心所向。民進黨地方執政版圖爲何退至北港溪以南?臺南、屏東等傳統綠營大票倉爲何只能險勝?說到底是民心思變。南部經濟以農漁、觀光業爲主,這幾年遭到疫情重創,庶民生活日益艱困,加上蔡英文政府「抗中」、「脫鉤」大陸,導致兩岸關係惡化,不僅觀光業失去陸客,鳳梨、石斑魚等輸陸管道因故中斷,政府卻拿不出好的對策,只能叫罵諉過對岸,農漁民有苦無處訴,只好用選票教訓民進黨。

新當選的地方首長應聆聽民意,拋開政治成見,轉身拚經濟。臺灣經濟這幾年看似一枝獨秀,實際上只有半導體等少數行業受益。主計總處最近發佈數據,稱我國每戶財富達79.8萬美元,換算臺幣約2400萬元,在世界經合組織(OECD)中排名第三,但與國人實際感受差距太遠,因而遭到撻伐。原因出在臺灣貧富不均問題日益嚴重,近期物價飛漲,薪水階級負擔沉重,尤其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甚至出現「臺版柬埔寨」詐騙囚禁案。爲何這次選舉年輕人投票率低?爲何年輕人不再投票給民進黨?除了對民進黨執政無能的反感外,也與民進黨「抗中是工作,親中是生活」真相被揭發,及父母們對「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擔憂有關。

展現戰略自信 善意先行

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兩岸政治糾結一時難解,重啓兩岸官方對話難度較高,但可採取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方式,從恢復兩岸交流開始。幸運的是,大陸疫情管理可望逐漸放鬆,有利兩岸民間交流的恢復。除兩岸企業家峰會將於12月下旬舉行外,由大陸國臺辦、全國青聯和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也於近日在福建福州舉辦,包括海峽青年節峰會、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周、「走進政協x灣青年說」、海峽氣象青年匯、閩臺人才協作論壇、海峽鄉創生活節等系列活動紛紛登場。

於大陸而言,既然看到臺灣「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不妨趁着拜習會後中美關係趨於緩和,及臺灣各政黨檢討選舉得失之際,舒緩兩岸關係僵局。譬如主動伸出橄欖枝,早日解決在鳳梨等農漁產品輸陸的爭議。九合一選舉結果呈現民心思變,並不代表大陸爭取臺灣民心成功,而是民進黨「抗中」太過,讓人反感。展望未來,大陸宜採取務實措施,讓臺灣底層社會也能感受到大陸的善意,拉近民心距離。

中美博弈大背景下,民進黨仍可能繼續強打「抗中」牌,甚至可能作爲2024大選的救命稻草,大陸更應展現對臺戰略自信,與臺灣人民直接溝通,對臺灣人民直接釋出善意,讓民進黨抗中牌徹底失效,期待兩岸智庫有所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