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審時度勢搶佔陸新興產業先機
第九屆海峽論壇ˍˍ兩岸智庫論壇於19日在廈門舉行。(記者張國威攝)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赴大陸參加第九屆海峽論壇,分別會晤政協主席俞正聲及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均提出大陸應改善投資環境的要求,以提供臺商更好的發展空間。俞正聲即席做了正面迴應,更在論壇開幕式講話中保證,將出臺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今年以來,張志軍及大陸國臺辦發言人也在多個場合表示,要解決臺商在大陸面臨的一些問題及訴求,顯示大陸對改善臺商投資環境的誠意。
大陸的誠意有「兩岸一家親」的情分,也有大陸利用外資出現下降走勢,欲改善投資環境的理由。本月上旬最新出爐2017年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的調查顯示,2016年大陸外商直接投資較上年微降1%。去年該報告顯示,大陸外資流入量在2015年還曾增長6%;進入今年,大陸商務部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1-5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0.7%。而5月份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6.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下降3.7%。這是中國吸收外資額連續第二個月同比下降。從去年到今年的這一系列資料看,大陸利用外資下滑的趨勢顯而易見。
大陸利用外資下滑,當然有國際經濟大勢不利因素,但大陸自身因素應是主導原因。首先就觀念層面講,儘管大陸政府高層對引進外資一直保持正面積極的評價,但市場、輿論及學界,仍然存在消極的聲音。
近幾年一些輿論認爲中國吸引的外資已經夠了,擔心外資的進一步深入將扼殺本土工業,控制大陸資訊安全。這些觀點多少影響大陸各地方政府吸引外資的決心,對相關政策的制定也存在顧忌。
從政策層面來看,大陸在2007年前後取消外商投資優惠政策,當時一些大陸媒體解讀,外資「超國民待遇」終於取消,必須和中國企業平等競爭。早年大陸法規對外企有許多額外的限制,也不能與大陸企業享受同等待遇,爲了吸引外資,中國給予外企一定的優惠政策,在2007年取消外資的這些優惠政策後,限制的方面並沒有放開,也就是說並沒有享受與國企同樣的投資環境。那麼在外資看來,就沒有真正享受到與中國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
近幾年大陸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土地、勞動力等投資成本上升,使得外資的盈利空間縮小,影響了外資進一步投資的意願。面對不利情勢,大陸對內強調供給側改革、培養產業新動能的同時,對利用外資在政策層面上也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調整。
譬如今年審議通過了《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出臺了20條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對外資開放的領域、創造內外資企業公平的競爭環境、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許可權範圍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等。
大陸此時出臺這個措施,實際上是決策層對大陸是否應該繼續吸引外資給出明確的表態,爲中國各地方政府吸引外資排除政策障礙。
值得臺商注意的是,日前大陸商務部表示,近期將發佈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這是在具體操作層面爲外資進入大陸提供更好的服務,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據悉,新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減少了禁止和限制類產業,服務業以及原來對外資有所限制的一些製造行業加大了對外資的開放力度。
需要提及的是,儘管大陸吸收外資總額有下降趨勢,但大陸目前在全球引資東道主排名中仍然處於第三位,表明其對全球投資者仍然保持較強吸引力。臺商應審時度勢,結合大陸出臺新政及《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找準大陸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提早佈局自己的投資定位,佔據大陸新興產業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