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給兒子棉被 他讓棉花生根
鄭宗坤(左一)在棉花田裡爲遊客導覽棉花生態,「飛躍的羚羊」紀政(右一)、虎尾鎮長林文彬(右二)也來參訪。(許素惠攝)
雲林縣虎尾鎮是臺灣毛巾的故鄉,被稱爲「棉花達人」的鄭宗坤,在虎尾這個「毛巾窩」長大,原以爲毛巾的原料棉花是臺灣自產,細究後才發現竟然100%全來自進口,「毛巾重鎮卻沒種棉花」讓他覺得很奇怪,花了1年找到種子且無毒栽種覆育成功,打造出棉花生態教育場域。
鄭宗坤指出,很多人都喜歡穿純棉衣服,毛巾、棉被等生活用品也都是棉製成的,和皮膚接觸最頻繁密切,但暗藏農藥殘留危機,一般人卻不自覺;爲了製作1條「正港」用臺灣自產棉花做成的棉被,讓孩子當傳家之寶,8年前他一頭栽進棉花世界。
親友對鄭宗坤要種棉花都大力反對,他卻義無反顧,光是尋找種子就花了1年,終於找到臺灣原生棉花種子,育苗成功後,真正的挑戰才真正開始,差點被病蟲害打敗。
鄭宗坤指出,有鑑於棉花種植雖然只佔全世界3%耕地,卻用了全球20%的農藥,要把健康留給未來,所以他採取全程安全、無毒農耕方式,還自行研發菌種及酵素克服部分難題,遵循自然生態方式種植棉花。
鄭宗坤說,其實蟲也不完全有害,他刻意不除蟲,在採收前讓蟲子啃光葉片,就不必噴灑對人體有害的落葉劑。但是有機棉花產量不多,栽植3分地收成後,只能打成3條棉被,其中1條給兒子睡覺時抱着,兒子把他的心血視如珍寶,是讓他最欣慰與感動的事。
鄭宗坤覆育有機棉花代價不小,數年來已耗資上百萬元,仍看不到經濟效益,因爲有機栽培,1分地只能收成約11公斤棉花,約打3條雙人被,目前約種3分地。但他堅持藉以重塑農民與土地價值,配合地方將棉花田生態搭配毛巾產業,成爲具教育意義的觀光景點,行銷社區。
鄭宗坤說,他個人很渺小,但盼望家鄉虎尾能因一粒足以膨脹、包容和溫暖的棉花種子而偉大,讓虎尾不僅是毛巾王國,更成爲臺灣棉花的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