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到不了的地方!700年曆史客家古山寨 民衆尋幽而來

丁屋嶺。(圖/新華社

本報訊

「現在每天都有遊客來,有的要待到傍晚,體驗一下是否真的沒有蚊子。」55歲的丁橋榮說。

丁屋嶺依偎在福建長汀縣的羣山間,是一座擁有700多年曆史的古老客家山寨。這裡從來不見蚊子光臨。

「沒有人能說得清原因。」在村口經營一家土特產店的丁橋榮說,村裡人都說是山腳下那隻石蟾蜍功勞——它昂頭面向丁屋嶺,把村裡的蚊子都吃光了。

丁屋嶺村民都屬於丁氏家族。他們甚至蓋了座小廟祭祀石蟾蜍。「這個謎對遊客很有吸引力。」60歲的丁和生說,「實際上,我們村吸引遊客的地方還很多。」

走進丁屋嶺,青灰瓦頂、黃泥木屋依山而建,順勢而成,時見石坡入室化爲後牆,更有葉巖石堆臺基,古樸之風瀰漫山野。村裡130多座房屋,只有兩座用了水泥,因此丁屋嶺又被稱爲沒有水泥的村莊。「過去水泥、沙、磚很難運到高山上來。」丁和生說,「而木頭、葉巖和黃泥山上隨處可取。」

「現在丁屋嶺只是看上去舊。」丁和生說,2013年來,丁屋嶺進行了大規模修葺。

五年前,丁屋嶺破敗荒涼,當地政府開始考慮搬遷村民、墾複村莊的計劃

「700多村民,當時只有大約六七十人留下來,多數是老人。」丁和生說。

丁屋嶺遠離塵囂,曾是靜謐安居之所。然而,其封閉的地形如今卻成了發展障礙。多少年來,村民們必須帶着午飯步行下山到五六裡甚至十里開外的田地耕作

上世紀80年代起,村民們開始外移,到城裡打工定居。他們每年回鄉祭祖,卻不在與世隔絕的村莊重建住宅,丁屋嶺也因此保留了原始風貌

幸運的是,近年來,保護古村落之風風靡大陸,也吹上了丁屋嶺。2012年冬,當地政府否決了墾複計劃,決定投資保護和恢復這個古村落。

隨着許多搖搖欲墜的房屋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得到修繕維護,寂寞荒涼的古村落重現生機

遠近遊客紛至遝來,平常一天可達四五百人。村民依靠賣當地土特產和客家美食,收入漸豐。

「現在村裡約有200人回來定居。」丁屋嶺所在的古城鎮副鎮長林海說,「將來隨着基礎設施完善,更多的村民將回歸。」

看好商機的人,已迫不及待先行一步。49歲的長汀畫家林強輝兩年前就來到丁屋嶺,在澄澈的池潭邊上,經營一家畫廊。他還在村裡租了5棟小樓,正在進行內裝修,將建成有30個舒適牀位旅館

「丁屋嶺是最好的寫生基地。」同時在廈門海滄經營一家畫廊的林強輝說,「一旦能提供住宿,全國的畫家都會到這裡來。」

貧困家庭也看到了擺脫貧困的希望。丁屋嶺旅遊合作社吸納了13戶貧困戶,讓他們通過分紅和從事清潔、零售水電等工作創收,去年已有6戶脫貧,其中就有丁橋榮。

丁橋榮是心臟病患者,負責代銷合作社土特產品保底收入每月500元,其餘靠銷售利潤分成,他依靠收入實現了脫貧。

「村裡遊客越來越多。」從木訥寡言逐漸變得能說會道的丁橋榮說,「我相信我的生意會越來越好。」(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