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對牛彈琴累了嗎

上個月的國慶煙火秀,一連串配樂」夾着一曲《阿根廷別爲我哭泣》,在韋伯音樂劇裡,這是貪腐裴隆政權臺前,裴隆夫人爲悽苦的國家命運所唱的輓歌,用這首歌來慶祝中華民國國慶,還真是有創意。

不過這樣貽笑大方的事,在臺灣也不是第一次,著名的《布蘭詩歌》,過去經常被拿來當作選戰暖場音樂,但歌詞充滿露骨挑逗的性愛描述,懂的人或搖頭或偷笑,不懂的人卻聽得開心過癮,誰能料到如此振奮人心的音樂,竟是淫詞豔曲

同樣是「配樂」,老派英國人用心多了,今年倫敦奧運開幕式主辦單位特別挑選愛爾蘭天團U2的名曲《無名大街(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陪伴臺灣健兒進場,呼應稍早我國國旗攝政街被撤事件,其貼心與誠意令人兩行熱淚,可惜這件事只見諸網路零星討論,卻未見官方媒體關切。

高明的創意,也有可能對牛彈琴張冠李戴搞一盤大雜膾,搞得自己好累,卻可能白費力氣,甚至鬧國際笑話

別以爲大家都不懂,也別說你不在乎,如果有一天你到國外旅行,聽到婚禮中有人高唱《下一個男人會更好》、《愛不對人》,不懂中文老外也許聽得津津有味,懂歌詞的你,不會三條線?不會笑到流眼淚

音樂當然可以完全獨立於歌詞、文字文化意涵之外,純粹欣賞美妙的旋律,從中獲得感動,但想要了解文化,想要進一步體驗箇中奧妙及樂趣,你就得計較某些事,而這些事一旦和不相干的事找到對的連結,就可能產生力量,就是這股力量,讓文化創意被視爲鍊金術

臺灣雖然早就脫離威權年代,音樂不必再爲政治服務,不過教育體系長期忽視美學教育,面對相似的事件,官方和民間集體無感冷感,其來有自,想花大錢搞創意,卻無法創造應有的價值

還好臺灣一向不缺優秀的創意人才,下次國慶大典或類似大型節目,拜託主辦單位行行好高額的預算,別隻花在硬體耗材之上。文化部何妨主動推薦名單牽線合作,讓民衆認識自己家鄉音樂家,也讓創意人及時出頭,不必等到他們出國比賽得獎,纔來吹捧臺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