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何紀念徽班進京
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好戲連臺;北京大柵欄三慶園,展覽《京劇的搖籃》觀者如潮……近日,以“紀念徽班進京230週年”爲主題的系列活動陸續開展,人們聽京劇、觀展覽、聽講座、聊國粹,享戲曲之美。
我們今天談及時髦的“藝術跨界”,在230年前,戲曲藝術家們便已實踐了。1790年,三慶班、春臺班、和春班、四喜班等徽班進京,京劇就此萌芽。徽班進京後,取不同曲種之長,進行吸納、融合、再創作,誕生了國粹京劇。正是這種“聯絡五方之音,合爲一致”的包容開放,孕育出今日京劇的民族性與傳播力。
紀念徽班進京,是回顧,也是展望,是沿着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優良傳統繼續前行。行家們說,欣賞京劇,一是聽唱腔,二是看身段,唱腔身段直觀反映戲曲的民族品格與美學主張。當年徽班進京演出,爲了獲得觀衆認可,在聲腔、曲調、表演等方面進行創新,解決了“戲音如何覓知音”的問題。在變革中守望戲曲精魂,方可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吸引觀衆、留住觀衆、贏得觀衆。
戲曲前輩藝術家在我們面前矗立起一座座藝術高峰,今人要超越,須付出更多氣力和智慧。擴大戲曲的“朋友圈”,既要“擇善固守”,傳承守護好這份瑰麗的文化遺產,也要面向市場,從傳播途徑、藝術創新等各方面入手,進行積極探索。紀念是爲了更好出發。(文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