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創造馬拉松最長用時紀錄:54年8個月6天5小時32分鐘20.3秒

1967年3月2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奧林匹克運動場,一位75歲的老人微笑着高舉雙臂衝過終點線。

至此,日本選手金慄四三,終於完成了他在1912年瑞典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這是歷史上完成馬拉松用時最長的紀錄:54年,準確的說,是54年8個月6天5小時32分鐘20.3秒。

這不是一場作秀,而更像是夙願得償,或者說,是一種救贖。

1967年這次衝線之前,日本選手金慄四三的比賽狀態,在瑞典官方那裡顯示的是“失蹤”——

金慄四三失蹤了54年。當年那個肩負着全國重任的青年,並沒有成爲被人們傳頌的英雄。

1

啓程

20世紀初,體育還沒有在日本興起,儘管那是一個崇尚武術的國度,但現代體育的萌芽還沒有產生。

“現代奧運之父”法國人顧拜旦提出,體育是和平的起源,應該鼓勵所有種族參與。在這種理念的感召下,國際奧委會第一位亞洲委員,日後被稱爲“柔道之父”的嘉納治五郎率先在高校進行革新。

嘉納治五郎當時是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現筑波大學)校長,他除了規定柔道、劍道作爲學生必修課,還鼓勵學生們參與網球、足球、游泳和田徑等項目,而金慄四三就是從田徑隊(當時叫陸上競技部)選拔出來的佼佼者。

金慄四三1891年出生於熊本縣和水町,高中時因爲學校離家很遠,他每天要跑12公里上下學。

在大學經過系統訓練後,金慄四三1911年11月參加了日本國內進行的奧運選拔賽,跑出了2小時32分45秒的成績,將世界紀錄足足提高了27分鐘。

儘管後來人們質疑他參加的跑道總長只有25英里(約40.2公里),但毫無疑問,他的實力已經是全日本最強了,當時的媒體認爲他完全可以爲日本贏得奧運獎牌

金慄四三就這樣成爲了日本派出參加奧運會的選手。那支日本代表團只有兩名選手,另一位是參加短跑的三島彌彥,加上兼任體能專家和團隊經理的大森孝三總領隊嘉納治五郎,這支四個人組成的代表隊從日本出發,前往斯德哥爾摩。

1912年,航空交通無法順利實現,四個人要途經水陸兩程,花20天抵達斯德哥爾摩:先用10天坐船,然後是10天的長途鐵路

這趟行程極爲昂貴,每個人的旅費達到了1800日元,是當時名校早稻田大學36年的學費,如果以現在的購買力換算,大約等於34萬人民幣。

漫長旅途中,他們沒有時間用來做專門的訓練。於是金慄四三和三島彌彥在船上一圈圈地繞着跑,而在10天的西伯利亞鐵路上,每當停站,他們就會跑到站臺上,繞着車站飛奔。

由於旅途勞頓,加上水土不服,三島彌彥和體能專家大森孝三都在途中病倒了。金慄四三一方面要照顧隊友,同時還要保持所謂的“訓練”,但歐洲的食物實際也讓他無法適應。

在啓航之前,《日本時報》撰文寫道:由於這是日本運動員第一次參加世界性比賽,不能期待他們取得太多成績,但他們的勇氣和膽量值得尊敬,希望他們能有所建樹。

2

失蹤

20歲的金慄四三從未參加過大型比賽,他的隊友三島彌彥也是如此。

三島彌彥率先出戰100米和200米,卻在小組賽就遭到淘汰,400米雖然進入決賽,但因爲嚴重的腳傷不得不退賽

腳傷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兩位日本選手穿着的“金慄足袋”,其實不過是一層普通的布襪,只是做了簡單的帆布加固,根本就算不上一雙鞋子。而當年的奧運場地也稱不上平整,路面都是土渣砂石,對跑者來說,那種痛苦可想而知。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當年的選手有一種古怪的迷信:他們認爲出汗會導致體力流失,而戴着帽子圍脖比賽能防止出汗,有助於提高比賽成績。

按照往年的慣例,比賽是在下午開跑,而那天的氣溫又意外地飆升到了32攝氏度

所以那是一個載入史冊的神奇場面:高溫之下,馬拉松選手們絕大多數都戴着厚厚的帽子和圍脖,並且在比賽過程中拒絕補水,因爲他們堅信補水也會加速出汗。

最終,68名參賽選手只有一半完成了比賽,退賽的選手們大部分都是因爲中暑倒在了滿地砂石的路上。

葡萄牙選手弗朗西斯科-拉佐洛爲了防止曬傷,把全身塗滿了蠟油,最終導致內分泌紊亂,在30公里處倒下。拉佐洛被送到醫院時體表溫度達到42.1攝氏度,結果在第二天早上不幸離世。

而我們的主角金慄四三,實際在踏上比賽場地之前便已經精疲力竭:除了照顧生病的三島彌彥,以及堅持那些如抓瞎一般的訓練,更要命的是,金慄四三在旅途中一直最大限度的控制水分攝入。理由剛纔已經說過,當時全世界運動員都拒絕合理的補水。

在比賽中途27公里處,金慄四三中暑昏迷了,當地的一家農戶把他撿回了屋裡。

據金慄四三自己所說,他醒來後,看到附近一位銀行家正在舉行花園派對。見桌上有橙汁,金慄四三拖着疲憊的身體走過去,懇請主人給他一些飲料,結果銀行家還很爽快的請他喝了酒。

在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恢復後,金慄四三決定放棄比賽。

這段故事得到了銀行家後人的證實:這家人後來收到了一個來自日本的盒子,裡面是用日文寫的感謝卷軸,這個卷軸被一直保存至今。

金慄四三隨後坐火車來到斯德哥爾摩,找了家酒店住了一天,然後沿途回到了日本。因爲感覺“有辱國家”,金慄四三沒有通知賽事方,而是隱姓埋名回國。

瑞典方面意識到這場馬拉松比賽結果非常危險,到處尋找所有退賽的選手,由於當時的通訊並不發達,最後只能在金慄四三的檔案裡註明“失蹤”。

3

救贖

事實上,金慄四三和三島彌彥此後並沒有遭到全國人民的指責,日本媒體反而將矛頭對準他倆穿的鞋子,在媒體看來,奧運代表團沒有專門爲他們準備裝備。

7月21日,一位不知姓名的日本記者寫道:“因爲年輕運動員沒能取得成績就去批評他們的行爲是不公平的,而將毫無經驗的運動員送上世界大賽的行爲是非常危險的。”

那場馬拉松最終的勝利者是南非人肯尼迪-凱恩-麥克阿瑟,他已經爲這場比賽準備了兩年半的時間,而金慄四三卻根本連比賽是什麼樣都不知道。

金慄四三在日記裡寫道:“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天。失敗是成功之母,面對嘲笑,就以笑容迴應吧。大雨降下來之後,鬆軟的地面會變得更加牢固。總有一天,恥辱會被我洗去的。”

“除非有完全的準備和絕對的信心,否則不要參加奧運會。”這句原本用來保護金慄四三的口號,最後讓他越戰越勇——

經過了四年的精心準備後,金慄四三參加了1916年的柏林奧運選拔賽,不過奧運會因爲一戰取消了;

隨後他參加了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以2小時48分45.4秒完成了比賽,排名第16位;

1924年,他再次參加了巴黎奧運會,遺憾的是,這次他沒能完賽。

結束運動生涯後,金慄四三意識到,通過強化馬拉松實力,日本人也能走向世界。

那個年代的日本,還沒有任何一項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馬拉松這個詞的具體含義,金慄四三擔任長跑教練以後,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廣馬拉松。

金慄四三意識到,42.195公里的馬拉松太過漫長,選手們缺乏目標,如果把精力都用於和意志力對抗,並不能跑出好成績。

最終他創辦了著名的“箱根接力賽”(正式名稱爲“東京箱根間旺夫大學驛傳競走”,又名“箱根驛傳”),由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明治大學和東京高等師範大學四所名校參加,又名“四大校驛傳賽跑”,賽事來回合計10個區間,總長度爲217公里。箱根驛傳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賽事,爲日本未來的馬拉松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1947年,金慄四三組織創辦了福岡馬拉松,這項賽事如今已經是全球最頂級的馬拉松賽事之一,而金慄四三書寫的“體力、氣力、努力”也成爲了全日本馬拉松跑者的共同口號。

金慄四三此後被尊稱爲“日本馬拉松之父”。

不過他在瑞典馬拉松比賽的備註欄裡,依然還是“失蹤”狀態。

沒有互聯網,瑞典的賽事官員直到50多年後才知道金慄四三正在日本的熊本縣和水町享受退休生活,而且他們也是後來才知道,“失蹤”的金慄四三在之後還參加過好幾屆奧運會。

1967年,瑞典電視臺想要做一檔節目來推廣奧運賽事,爲墨西哥奧運會籌集資金,於是他們邀請金慄四三舊地重遊,回到奧林匹克運動場。75歲的金慄四三欣然同意。

金慄四三從最後一個彎道開始奔跑,全速衝刺了100米,最後撞上那條等待了他54年的彩色終點線。他開心的揮舞着雙手,鬚髮已盡是蒼白。

金慄四三說,“這真的是一次很漫長的長跑,在一路上,我結了婚,有了6個孩子和10個孫子,真的好久好久了啊。”

4

馬拉松

他跑完了最漫長的一場馬拉松,卻給千千萬萬的日本後輩們鋪平了一條奔跑的長路

這漫長的一個世紀,日本從體育荒地,變成了如今的體育強國,在夏季奧運會歷史上一共拿下439塊獎牌,排在第11位。而日本的馬拉松也在全世界聞名,不僅擁有衆多頂級賽事,本國的馬拉松選手也是世界頂尖水準。

1983年11月13日,金慄四三在家鄉熊本縣和水町去世,享年92歲。

但他所留下的遺產,永遠不會被忘記。熊本縣除了人人熟知的熊本熊,另一個標誌便是一個奔跑的人,這幅圖的原型,就是在108年前奔跑在奧運賽場上的金慄四三。

“體力、氣力、努力”,屬於金慄四三的54年馬拉松之旅圓滿完結,但後輩們一直沿着老人的足跡向前。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歡迎微信搜索關注“界外編輯部”(jiewaibianjibu),中文媒體圈唯一專做體育人物的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