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遊山水避暑 故宮攬勝不怕人擠人

沈周的〈畫廬山高〉是根據文學意象而來的想像之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疫情時代臺灣國旅熱,離島等諸多熱門景點已一房難求,臺北故宮近日則推出既能遊山玩水又能消暑的《攬勝──近現代實景山水特展》,從山水畫想像實景,提供民衆臥遊山水」。

聚焦於20世紀以來實景山水畫的發展,探討實景與山水畫兩者的互動,對照古今、中西,看畫家如何將實際景點轉化爲理想的山水畫,也探討攝影歐洲寫生概念如何影響實景山水畫。展出作品包括元四大家之一吳鎮嘉禾八景〉,呈現嘉興又稱嘉禾)附近八處勝景空靈景緻,以及被指定爲「國寶」的明四大家之首沈周的〈畫廬山高〉,爲畫家慶賀其師陳寬70大壽而作,藉由高聳山勢象徵師長的崇高德性

又以〈嘉禾八景〉的刻意簡化與大片留白,對照嶺南派畫家關山月的〈貴陽花谿圖〉,以繁密的筆觸連續性的構圖,描繪貴陽市裡的花溪公園前者採宋代以來「瀟湘八景」的圖繪模式後者則以帶有西方透視法意味手法形塑空間觀者可自行品味何種風格更能描繪實景。

1949年後兩岸三地分立的政治情勢,讓實景山水畫有不同的發展。中共提出的「新國畫」於形式上往寫實靠攏;隨國民政府遷臺的畫家們則多上山下海,就地取材,如黃君璧的〈谷關橋影〉原爲1976年全省美展參展作品,其中可見傳統古畫少見吊橋,由於臺灣山區多吊橋而成爲此作的特色

又如前輩藝術家傅狷夫,認爲以古人筆法不足以描寫臺灣山海,遂以寫生爲基礎自創「裂罅皴」繪巖相、「點漬法」畫海濤,此次展出他的〈海濱一角〉即可看出筆筆自寫生而來,卻「實無其地」的山水畫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