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吃什麼家長看的到!「校園食材登錄平臺」追蹤豬牛來源

▲「校園食材登錄平臺」APP將提供民衆訂閱,利用手機獲得清楚的食材來源。(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教育國教署建立「校園食材登錄平臺」強化食材來源資訊透明度教育部今(23日)指出,將該平臺APP將提供民衆訂閱,利用手機等行動通訊裝置即可輕鬆獲得清楚的食材來源,此外也將增加豬肉牛肉產地(國)」選項欄位,落實執行食材資訊透明,掌握豬、牛肉製品食材來源。國教署表示,「校園食材登錄平臺」有效促進學校使用在地食材,也進一步深化食農教育的精神。而臺南市崇學國小、新南國小和大灣國小3校對於學校午餐的努力過程成果率先於平臺登場

國教署分享,崇學國小學校午餐工作成員除一位擁有23年資歷營養師外,還有一羣監廚媽媽組成午餐食材品管團隊,長期爲食材把關,守護孩子飲食安全。

▲校園食材登錄平臺。(圖/翻攝校園食材登錄平臺官網

新南國小推動「一畝小菜園」,結合食農教育,讓學生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配合節日,也將自己種植的蔬菜做成花束送給媽媽,讓飲食教育從學校走入家庭,讓親情加溫。

大灣國小的五彩繽紛特色餐,吃得到紅紅綠綠的番茄燉飯、烤得焦脆的雞翅金黃南瓜濃湯和在地酪鮮奶菜色豐富。

國教署說明,爲了讓家長及其他民衆在平臺能清楚得知食材來源,透過平臺APP訂閱,即可每日接收學校當日提供菜色。平臺現也與智慧農業4.0 共通資訊平臺介接,生產者與學校資訊同步,藉由有機、產銷履歷、CAS及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等溯源系統,可直接獲取食材生產訊息,確保食材使用國產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