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延燒 生技中心啓動開發快篩與治療藥品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示意圖/123RF)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日趨嚴重,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今(5)日宣佈防疫不落人後,將運用已建置的檢測技術及抗體基因庫啓動檢驗試劑及治療性藥品的開發,期待能推出快篩診斷試劑,以及治療性疫苗與抗體藥物,以有效阻絕武漢肺炎的蔓延。   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表示,生技中心近年來持續發展抗體藥物上多有斬獲,也因此在病毒檢測以及治療性疫苗與抗體藥物開發累積出許多寶貴經驗,這次爲抵禦來勢洶洶的武漢肺炎疫情,身爲臺灣生技新藥研發的重要成員之一,生技中心已研議啓動快篩診斷試劑與治療性藥品的研發。 吳忠勳指出,首先對於可能受到病毒感染病人進行快速篩檢,讓醫生能在第一時間將確診病人快速隔離,因此生技中心研發快篩檢驗試劑採取兩種方式並進,第一採用即時定量PCR(real-time PCR ; qPCR)快速檢測方式,藉由偵測患者是否有武漢肺炎病毒RNA,來檢出受到感染的個體

吳忠勳進一步指出,第二種則是採用免疫血清(immunological)方法檢測患者體內因感染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判斷受檢者有無受到武漢肺炎病毒感染,透過以上快速有效的篩檢達到第一層全面性防堵病毒入侵。 治療層面,吳忠勳表示,生技中心同樣提出兩套完整打擊病毒方案,第一種是將研發治療性疫苗,結合疫苗佐劑與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抗原,研發對抗武漢肺炎的專用疫苗,將疫苗施打後於人體產生抗體以消滅體內的病毒來達到治療效果

吳忠勳指出,第二種是利用生技中心已建置的抗體基因庫(目前生技中心共有三大抗體基因庫,每一基因庫的數量均大於1010),希望搶在黃金時間研發對抗武漢肺炎的抗體藥物,並將研發可辨識病毒及可辨識肺細胞的病毒受體,以開發出二種不同機轉之治療用抗體藥物。

此外,吳忠勳表示,針對近日國際對抗武漢疫情所採用的實驗性抗病毒分子藥物,用以破壞病毒的RNA使其不再繁衍,藉由生技中心化學合成技術也同時評估國內廠商合作研製此類抗病毒藥物的可行性,讓生技中心於抗體藥物與小分子藥物的研發實力能在這次防疫大戰做出貢獻。 吳忠勳強調,從事這類高傳染率病毒研究所需的實驗室調整提高規格,生技中心已在內部啓動的研究工作不涉及病毒的操作,但生技中心也同步積極尋求與相關單位的合作,尤以臨牀驗證階段也須有醫學中心醫院的參與,讓臺灣抗疫的努力受到肯定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