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土產黑豆大盛產 製成醬油、豆漿、豆腐受歡迎
黑豆餡作成的銅鑼燒。(周麗蘭攝)
黑豆大福。(周麗蘭攝)
黑豆糉子。(周麗蘭攝)
黑豆雜糧麪包。(周麗蘭攝)
西螺鎮農會新推出的熟黑豆,可直接打成豆漿。(周麗蘭攝)
這滿滿一桌都是以黑豆爲原料的產品。(周麗蘭攝)
西螺鎮農會17日舉辦黑豆推廣活動,呼籲國人多多愛吃。鎮農會17日舉辦黑豆推廣活動,呼籲國人多多愛吃。(周麗蘭攝)
政府鼓勵農民種植灌溉需求量小的黑豆、黃豆等雜糧,不料去年全臺生產量大增,但配合使用的廠商有限,有些農民甚至降價拋售,西螺鎮生產的黑豆也囤積不少,鎮農會17日舉辦黑豆推廣活動,呼籲國人多多愛吃。
臺灣每年進口280萬公噸大豆(包括黃豆、黑豆),臺灣本地種植比例僅0.01%,政府從2015年起鼓勵稻農轉作非基改的黃豆、黑豆,一公頃補助4.5萬元;2017年再提高至6萬元。
雲林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嚴重,縣府積極推廣種植灌溉水量較小的雜糧,西螺鎮是釀造醬油的故鄉,西螺鎮農會成立一班黑豆產銷班,班長蔡財興帶領班員契作種植黑豆,今年面積約120公頃。
蔡財興表示,2018年種植面積一度多達140公頃,去年風調雨順產量大增,但配合使用的廠商有限,導致全臺各地種植黑豆的農民降價求售,西螺鎮黑豆到目前也還囤積100多公噸。
蔡財興說,臺灣本產的黑豆新鮮、品質優良,比起需要船運的進口豆子好太多,因臺灣土產黑豆銷售都是經過產地直銷,市面上幾乎買不到,所以只能賣力找家工廠,西螺的黑豆大多製成醬油、豆漿、豆腐。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表示,支持在地種植的黑豆,農會採購120公噸有產銷履歷的黑豆,在今年中秋節推出應景的「鬱久品」醬油1萬瓶,口碑相當好,目前只剩幾千瓶。
廖錦富說,爲解決黑豆生產過剩問題,農會也加工製成「穗美人」品牌黑豆漿,在全臺農會超市上架,希望全臺民衆多多愛喝。
西螺農會也研發真空包裝的熟黑豆,可直接打成黑豆漿,也可加入菜餚作成黑豆甜米糕、黑豆大福、雜糧麪包、黑豆豬腳、蜜黑豆、和風沙拉、黑豆糉、黑豆花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