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扶貧 北大博士也來參一腳

大陸基層治理近年越來越多新血加入,不少年輕人、高知識分子主動下鄉,幫助農村脫胎換骨。(新華社

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發出《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通知,主要針對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以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攻堅作爲重點。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地方到中央各單位選派,如現任國臺辦新聞宣傳副處長常超,具北大博士學歷,他就曾赴甘肅省廣河紅星村擔任第一書記2年。

中辦近日印發《關於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意見》通知,對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社區),繼續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脫貧村作爲重點,加大選派力度。第一書記必須是中共正式黨員,具1年以上黨齡和2年以上工作經歷;工作隊員優先選派中共黨員

其中,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人民團體中管金融企業、國企和高等學校,有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任務的,每個單位至少選派1名優秀幹部村任第一書記。任期不少於2年,到期輪換。

在中共脫貧攻堅期間,甘肅省廣河縣從1995年開始就是國臺辦負責扶貧的縣市,前幾年,分別派了國臺辦經濟局的處長李楊,赴廣河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2017年8月,新聞局幹部常超,任廣河縣下的紅星村的第一書記,任期至2019年10月。常超現年36歲,已是國臺辦宣傳局宣傳處副處長。

2018年,國臺辦新聞局長馬曉光帶領兩岸記者採訪團到廣河縣,常超當時受訪表示,自己在紅星村掛職前沒有鄉村工作生活體驗,到村後號召黨員爲百姓想着如何解決電商加工點問題、思考如何爲當地居民增加收入定期走村入戶都是既定的工作內容。他總結,掛職人員首先要對自己的工作有激情、對待百姓要熱情,這樣才能互相有感情

期間,常超積極協調臺商臺企參與扶貧,推動臺企捐款60萬人民幣建成的幼兒園,協調380萬元建設蔬菜大棚,引進臺灣高效農業種植技術與管理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