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臺積電帶出供應鏈廠商新天地

文/方亞申

臺積股價還原權值歷史新高,資本支出持續拉高,本業競爭力強,相關供應鏈業績及股價可望同步受惠。

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近半年來走勢不如道瓊及NASDAQ,而其成分股股價表現幾乎都是相對弱勢,不像科技股谷歌蘋果、IBM等都有創新高走勢。但費半成分股中表現最強的竟然是臺灣之光臺積電,股價最近創近十年來最高,若還原權值更是創歷史新高,這在美股乃至臺股中都相當少見

臺積電身爲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爲鞏固領先地位,每年花在資本支出上都相當多,市場傳出今年預估八十到八五億美元,明年則可能一舉提高至一百億美元。一百億美元是多少?臺灣今年前八月電機電子進口金額也不過三七七.一三億美元,由此可見臺積電資本支出之可觀。

臺積電資本支出驚人

臺積電大筆金額投入擴廠及研發,的確拉大與其他後進者距離。臺積電是全球二八奈米制程領導廠商,而包括二八奈米與四十奈米等先進製程,受行動式通訊裝置需求強勁,今年以來都供不應求。二八奈米制程佔臺積電第一季營收比已達五%,預期到第四季將超過二○%,月產能達六.八萬片。

市調機構顧能最新預估,全球晶圓產能利用率將從年中的八五%,降至年底的八○至八三%,競爭力較差公司可能落入損益平衡。但高階製程產能利用率則相反,將從年中的八五%,拉昇至年底的八七至八九%。臺積電高階製程佔營收比重最高,該公司一直到八月營收都在創歷史新高,第四季也不會太差

留意半導體檢測耗材

臺積電積極擴廠,過去與該公司合作的半導體耗材、檢測、設備商及無塵室相對吃香。雖然不可否認臺積電機器設備大多是從國外進口,但已有單位呼籲,應該仿效韓國自己重點扶植上游供應商,對半導體產業升級纔有幫助,否則龐大資本支出都給國外廠商吃實在太可惜了;這也是未來五到十年臺灣半導體趨勢所在。

在這方面,檢測及耗材較有機會,中長線可注意翔名、弘塑漢微科、家登及閎康。其中翔名主要業務專注於半導體前段擴散製程所需要的離子布植機耗材;離子布植機爲寡佔市場,且產業經過不斷整並後,目前全球第一大廠美系廠商(併購Varian),市佔率高達八○%以上。因翔名過去跟美國大廠商合作密切,爲在臺最主要的代工廠,使得翔名十二吋與八吋耗材在國內享有極高的市佔率。

翔名上半年EPS爲三.三八元,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第三季及第四季高毛利半導體耗材佔營收比例將達六○%,法人估全年EPS約落在六.七元附近,明年則挑戰七元以上。

弘塑過去帳上保留較高現金,經營較保守,不過最近併購添鴻科技,添鴻是金屬蝕刻液及其他各式化學藥劑供應廠,弘塑這次放膽併購,應該與大客戶有關,也展現弘塑企圖心。該公司上半年EPS爲三.○七元,法人預估全年每股有賺六.五元機會。該公司股本只有二.二億元,籌碼相當集中。

閎康是以晶片檢測分析爲主,由於新開發新產品及新制程技術的晶片廠,需要用最快速度得知問題並解決,這時就需要晶片檢測動作。而臺積電二八奈米加速開出,市場傳出晶片檢測業務外包給閎康,由於年底臺積電二八奈米晶片將達六.八萬片左右,較六月底的一萬片大幅增加,對於二八奈米各項材料及可靠性等檢測速度需要加快,若閎康吃到這塊餅,將有助營收一路上升。

IC測試臺星科佔優勢

漢微科產品爲電子束檢測機臺,客戶包含臺積電、聯電三星海力士東芝等全球十四大半導體大廠,而其機臺技術完全可超越客戶需求達到五奈米,領先相當多。該公司電子束檢測機臺年產能已達三十臺,南科廠預定年底前完成擴產,年產能將達到五十臺。法人指出,二八奈米使用電子束檢測設備機臺每臺價格至少四百萬美元以上,愈高階製程愈需要使用更多機臺及價格更昂貴機臺,對業績貢獻明顯。

該公司上半年EPS爲十一.○八元,全年預估每股有賺二十元附近機會。股本爲七.二億元,有特定買盤照顧,股價屢創新高,不過本益比超過二十倍相對較高,低於二十倍時可追蹤。

IC測試部分,臺星科來自臺積電訂單比重約四成,相當高,法人預估今年EPS約四.五至五元,股價得已維持在相對高檔,隨着季報將公佈,股價有機會挑戰高點,不過基期相對較高。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694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