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謝金河:大立光、漢微科帶出選股大趨勢

【謝金河專欄

自從五月二十一日Fed主席柏南克在國會作證,暗示QE將逐漸退場,這段時間,全球股市、債市、匯市全都出現巨大變化,金融市場出現罕見的股債雙跌現象,連過去十年來最吃香的「債王」葛洛斯(BILL GROSS)都受到衝擊。

PIMCO(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總回報基金(TRF)五月以來被贖回一三·二億美元;相關交易的黃金ETF也被贖走六四四○萬美元。到目前爲止,美國十年長債殖利率一直盤旋在二·二%附近,三十年債殖利率也在三·三%左右。債券殖利率居高不下,可以看出全球投資人對QE可能退場的疑慮仍然心存恐懼。

QE退市心理壓力

QE退場的心理壓力,已讓全球股市都出現了巨大波動,波動最大的日本股市,從五月二十三日的一五九四二·六快速跌到一二五四八·二,足足跌掉三三九四·四,跌幅爲二一·二九%。日股重跌,日圓也從一○三·七二回升到九五·○一,日本的股匯市都出現了巨大變化。

全球股市也出現巨大拉回的景象,例如,亞洲股市除日本重挫外,今年漲最多的菲律賓股市已跌掉近千點,跌幅達一三·四九%,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股市也都拉回,新加坡股市把今年漲幅都跌回去了。今年強勢的澳洲股市,則從五二二九·八跌到四七○三,也幾乎把今年漲幅全都跌光

唯一的轉機印尼股市,在六月十二日盤中一度大跌八○·四四,創下四五二九·五○八的低點,尾盤又拉昇上漲八七·五三六,收在四六九七·八八四;這個尾盤大逆轉,是不是亞太區股市的一道曙光?值得多加註意。另外,先跌的日本股市能否率先止跌,也是觀察重點。

中、港、臺三地股市今年都很弱勢,其中上證指數今年下跌二·五六%,最弱的是香港國企股,今年以來下跌一一·四五%,香港恆生指數也下跌四·五九%。臺股今年仍保有五·九八%的漲幅,主要是去年受到證所稅壓抑,漲幅相對較小,今年則有證所稅修正的利多,表現相對抗跌。不過臺股量能持續下滑,這纔是眼前危機所在。

不過就像電視劇《犀利人妻》留下的經典名言:「回不去了!」六月立法院即將表決證所稅方案,但是,縱使法案過關,臺股行情成交量都回不到從前。元大寶來總經理林添富說得好!他說:人跑都跑了,散都散了,就像人都死了,從墳墓里拉出來又有什麼用!這句話實在說得很傳神

本來臺股就存在內資外資很大的差別待遇,但很多大戶中實戶,也許是習慣,也許是語文不好,也就不去計較。偏偏馬總統高喊公平正義,堅持對內資課重稅,外資則什麼都不要。結果,證所稅加速讓內資變外資,中實戶、大戶變成外資,才發現當外資不但稅少了一半,而且又可公然炒股,不怕政府查。現在不管證所稅怎麼修,那些已變外資的,再也不會變回來了。況且,新修的證所稅還留下「大戶修理條款」,跑出去就跑出去的錢,不會再回來了!

臺股千億成交量將成常態,證券公司也會繼續裁員。那位唆使馬總統開徵證所稅的人,可得最佳顛覆臺灣設計獎

證所稅修正案仍有變數

其他全球市場,最近跌勢出現在新興市場,像俄羅斯、巴西股市今年都是大跌逾一○%以上,巴西股市今年從六○四一五跌到四九七○八,災情最嚴重;其他如墨西哥、南非、土耳其,這兩年表現搶眼的市場,這一波回檔相對沈重

從這個格局來看,六月股市是漲多回檔修正的格局,不宜期待太高。大致來看,柏南克的QE退場算是心戰喊話,QE不會真正退場,但是會讓市場降溫。臺股這一波從八四三九·一五拉回,最低跌到七九五一,跌破前波高點八○八九左右的頸線位置,是一大考驗。目前證所稅的修正案仍卡在立法院,過關機率很大,給市場帶來期待,讓臺股大跌不易。

不過,中國、香港股市欲振乏力,臺股恐怕不會單獨走高,也就是說,縱然有證所稅修正的利多,但跑出去的錢不易再回來,臺股成交量恐怕不易回到從前。而此時國際股市正好出現回檔,更加重了臺股壓力。這一週臺股成交量約在六、七百億之間,外資賣超明顯,讓臺股陷入盤整。

也就是說,國際股市仍跌跌不休,本來已經回落的VIX恐慌指數又來到一八·六的新高,歐美股市仍在調整,亞洲股市仍繼續探底,臺股面臨八千點關卡保衛戰。另外,證所稅攻防戰也將上演,目前在野黨表明反對,也讓證所稅議題帶來一些不確定的變數。

不過臺股格局本來就不大,尤其臺積電漲到一一六·五元折返,臺達電在一五○元,華碩從三八二元反轉跌到二九二.五元,看出臺股折返的軌跡。假設臺積電在四、五月營收都創新高下,不能再穿越一一六·五元,那麼臺股挑戰八五○○點將有一定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更加確立了臺股「選股不選市」的格局。(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30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封面故事:美國復甦 臺廠誰將受惠◎特別企劃:蘋果走下聖壇 步上擂臺◎名家觀點:量化寬鬆的最適退場時機◎中港直擊:港股積弱難返◎理財APP:認識權證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