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漲價後降價!雙11遭爆近8成商品製造折扣假像

網購族趁着雙11優惠狂買,中國消費者協會抽樣調查16家網平臺後發現,近8成商品實際上沒有比較便宜。(圖/視覺中國)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雙11是中國網購盛事,舉辦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各大電商平臺爲了搶盡商機大賺一筆,紛紛撒出各種優惠,宣稱祭出年度最大折扣,如今卻爆出,有業者暗中「先漲價降價」或「虛構原價」,製造折扣力道大的假像,調查發現有近8成商品價格實際上沒有比較便宜,甚至有部分更貴。

看好雙11的促銷力道,每年11月11日這天,許多網購族瘋狂血拼,爲電商平臺的業績貢獻良多,使其交易額逐年攀升,但今年雙11促銷規則複雜、手段花樣更多,不同活動方式還設定不同限定條件,導致大量商品需要經過計算,才能知道實際促銷價格,因此在大肆購物一番之後,真的有買得比較划算嗎?

中國消費者協會抽樣調查16家網購平臺,針對今年宣稱參加雙11促銷活動的539件非預售商品中,發現有388件價格在雙11前後差不多,有33件反而變貴,在整個活動期間,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的比例達78.1%,其中有部分商品還存在先漲價後降價、雙11價格不降反升、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等問題

以噹噹網平臺爲例,某款標稱爲九陽品牌豆漿機,雙11前價格爲398元,11月10日標價卻漲至448元,11月11日按照優惠活動折算後,價格爲398元,實際上並不優惠。另一家貝貝網則是出現價格不降反升情況,例如一邦品牌休閒食品雙11前團購價格爲13.9元,雙11期間團購價格提升至16.9元;美膚寶品牌化妝品雙11前團購價格爲188元,雙11期間團購價格漲至229元。

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一些促銷活動虛有其表,主要問題包括預售商品定金隨意改變;把「劃線價格」解釋爲參考價建議價或曾經展示過的銷售價誤導消費者;有的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而實際並不比非活動期間價格低,甚至更高。不過在此次調查的539件非預售商品中,有118件確實較爲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