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入市進行時 買銀行地產 居然還有ST公司

(原標題:險資入市進行時,買銀行地產,居然還有ST公司

銀保監會正在給險資“鬆綁”。

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一舉打開所有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30%的“天花板”,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八檔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

從八檔監管比例來看,當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350%以上,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餘額最高可到占上季末總資產的45%;相反的是,如果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權益投資比例將被限制在10%,而且還被要求應當立即停止新增權益類資產投資。

根據保險公司公佈的2020年第3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有62家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比例上限可以超過30%,其中包括人身保險公司16家,財產保險公司46家。

具體來看,保險巨頭及其子公司當中,權益投資比例上限爲35%的包括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人保壽險、人保財險、太保財險、泰康人壽、平安養老。投資資金規模擴大,對於旗下的保險資管公司也會有所裨益,例如新華資產、國壽資產、人保資產、泰康資產、平安資產等。

11月13日,銀保監會還發布了《關於保險資金財務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核心內容是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允許保險機構自主選擇投資行業範圍,保險機構除了運用自有資金外,還可以運用責任準備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

投資比例放開、投資範圍擴大,是否意味着險資將以更大的規模流入市場?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一家立足於穩定收益率、實施嚴肅投資戰略的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比例大小,很可能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既有的投研和資產配置能力。”

他認爲,總體看,不論投研能力如何,保險資金都更關注“絕對收益”,對投資安全的要求較高,對於回撤極其敏感,因而權益投資比例並不會很高。短期看,這個比例明顯上升的可能性也比較低,除非行業中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迅速加大對投研能力建設的投入。

總體來看,據銀保監會10月26日發佈的9月份保險業經營情況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爲20.71萬億元。其中,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爲2.68萬億元,佔比12.9%。而今年1月份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爲18.53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爲2.44萬億元,佔比13.2%。也就是說,截至9月末,今年以來用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保險資金較年初新增0.24萬億元。

保險公司們所要堅持的是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原則,自然對投資標的有所選擇。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末,保險資金共現身56個行業、35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持倉市值1.6萬億,銀行股仍然是險資重倉第一大板塊,並在三季度繼續加倉。若剔除國壽集團對中國人壽、平安集團對平安銀行的持股市值,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的險資市值約6100億。

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報中公佈的股東名單,保險公司持倉總市值前十名當中,銀行股佔據了8個席位,對招商銀行(600036.SH)的持倉市值達906億元,來自和諧健康保險和大家人壽的相關賬戶。此外,浦發銀行(600000.SH)、民生銀行(600016.SH)、興業銀行(601166.SH)也受到險資的重點關注。

然而,一直頗受險資看重的銀行股、地產股今年表現卻很尷尬。在大盤整體翻紅的情況下,銀行、房地產板塊今年以來的漲跌幅卻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當中排名倒數第二、第三,已經分別累計下跌7.22%、5.58%,下跌幅度僅次於採掘板塊的12.56%。

值得注意的是,強調“絕對收益”的情況下,部分保險公司仍然出現在了“披星戴帽”上市公司的十大股東名單當中,例如華夏人壽持有的*ST同洲(002052.SZ)、*ST勤上(002638.SZ),百年人壽持有的*ST勝利(002426.SZ)。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曾發表研究報告認爲,在合規基礎上,資產配置將更趨多元化,隨着監管對於險資投資範圍逐步放開,權益投資、REITs等領域投資機會將有望擴大。

展望後市,險資仍在把握結構性機會,整體觀點中性略偏樂觀。泰康資產研究部分析認爲,經濟發展由逆週期刺激驅動轉向內生性恢復驅動,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性良好;市場估值保持合理水平,政策仍着眼中長期制度改革,基調影響依然正面,而資金供需情況仍不樂觀,資金面影響偏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