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革命紀念館遊人如織

每天數千人來訪,未開館門口即排起長隊,曾在三天內用掉十本留言簿,對外開放不到兩年已累計接待參觀者50多萬人次……北京西郊香山革命紀念館自2019年9月開放後,已經成了北京的文化新地標

今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全國各地掀起學習革命歷史風潮。作爲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第一站,香山革命紀念館又成了四方遊客慕名而來的“打卡點”。一個個穿着同款文化衫的團體輾轉館內,有的觀看歷史展覽,有的研究革命文物,有的聽講解員細說故事。

遊客在展區參觀(央廣網記者 高欣然 攝)

遊客陳豔霞來自江西革命老區,這次來北京遊玩,她特意提前預約了香山革命紀念館的門票,“我們年紀大的這一代人對革命歷史更有感觸,一有機會就想過來重溫一下。”陳豔霞在影像開國大典》前注目凝視,久久不曾移步。在她看來,這份首次採用全息影像技術的資料實屬少見,多看幾眼纔不虛此行。

紀念館二樓入口處人流量大,有點“堵塞”,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維持秩序。她明顯感受到,近期遊客比往常多了些,一天最少三千人,最多時則要八千人,有時短短一下午,就來了十幾個參觀團體

紅色旅遊地成了網紅打卡點,來的人看什麼?遊客留言簿上的留言或許能給出答案。“來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駐地,非常高興!熱愛祖國!”“緬懷老一輩革命家豐功偉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再創輝煌!”“衷心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永遠不忘黨的恩情!”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西柏坡赴北京,25日進駐香山。在這裡,毛主席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各界人士共同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這裡是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的所在地。

如今,最受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參觀者歡迎的,就是當時毛主席辦公居住的雙清別墅及其他中央機關辦公點。近萬件辦公用品生活用品復原物件,能讓來者駐足觀賞,引發熱議討論。紀念館一層展覽區還展出了毛主席在香山時期發佈的202封電報手稿。遊客們站在屏幕前,戴着耳機,在一封封有聲電報中,穿越時光,似乎到那個激情燃燒的革命年代。

二層的展板上就詳細記錄着“中共中央在香山大事記”,另一個展區則以人物雕塑的形式展現了北平解放的盛景蠟像們身着長衫風衣,圍着紅色圍巾,高舉着“中國共產黨萬歲”旗幟,有如回到了北平解放的那一天。

留言簿上,有人說,傳播香山革命精神,重在以史育人。還有人說,香山革命紀念館就是一本立體黨史教科書,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領會黨的初心和使命。

紀念館工作人員朱女士負責在展區中引導遊客,每天都能看到展區裡的文物,她說:“我真的能感受到先輩們打仗有多不容易,我們的和平生活有多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

這裡創造了歷史,見證了歷史,香山本身就是回望歷史的一個窗口。或許正因如此,纔有源源不斷的遊人遠道而來。在這裡,他們能找到過去與當下的連結,找到未來的方向。(記者陳銳海 高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