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本草高管再變動
3月25日,據媒體報道,相宜本草新任CEO張舸離職,目前由現有團隊負責公司整體運營。張舸於2024年年中上任,是該公司近一年內第二位離職的CEO,2024年6月底,相宜本草前CEO兼總裁俞巍離職,由前金紅葉紙集團有限公司CEO張舸接任。
近年來,相宜本草經歷了多次高層人事變動。公開報道顯示,俞巍2020年接棒前,相宜本草至少經歷過9次高層人事震盪。
除了高層人員變動頻繁,近年來,相宜本草上市之路頗爲坎坷,曾兩度終止IPO。
相宜本草成立於2000年,同期的國貨美妝品牌有珀萊雅、丸美股份、華熙生物等。2008年獲得今日資本8000萬元投資,成爲首個引入風投的日化企業。2012年公司營收突破20億元,並首次提交IPO申請,計劃募資7億元用於渠道建設和信息化升級。招股書顯示,2009—2011年,相宜本草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7.5億元、13.35億元,淨利潤5221.52萬元、1.16億元和1.35億元。2012年,相宜本草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呈現了較高的增長態勢。當時的珀萊雅在2013年營收才爲14.3億元,貝泰妮更是籍籍無名,華熙生物的化妝品牌在當時也並沒有打出自己的知名度。相宜本草在當時已經成爲國貨化妝品龍頭企業。
然而2014年公司突然撤回上市申請,時任相宜本草總裁的嚴明解釋爲戰略調整和商超渠道環境變化所致。2020年重啓IPO計劃,相宜本草重啓上市計劃的消息傳出,同年7月俞巍接棒成爲新一任執行總裁。2022年11月,證監會網站披露相宜本草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但2024年再度終止上市進程。這家曾經的國貨美妝龍頭,其資本化道路可謂一波三折。
此前,盤古智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的離職對於品牌發展可能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在戰略規劃和市場策略連續性方面。當然,這種影響的大小取決於公司後續的管理層調整和戰略部署能力。如果公司能夠迅速穩定局勢,並繼續推進既定的發展戰略,那麼高管離職帶來的短期波動可能會得到有效控制”。
當下中國美妝市場規模龐大且持續增長。2024年中國化妝品市場保持萬億級規模,化妝品企業突破5700家。不過,整體增速有所減緩,進入新發展階段。根據中國香妝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銷售渠道看線上交易規模在2024年同比增長5.86%至6910.52億元,佔比高達64.35%;線下規模同比下滑2.28%至3827.7億元,佔比爲35.65%。
在品牌格局方面,國貨崛起與國際品牌調整並存。國貨美妝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出色,像珀萊雅2023年營收89.05億元,同比增長39.45%,2024年“6·18”超越歐萊雅登上天貓護膚類目品牌榜第一;韓束2024年“6·18”位列抖音美容護膚類榜單首位。毛戈平公司於2024年12月10日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爲“國貨高端美妝第一股”。彩妝領域,花西子、完美日記、彩棠等國貨品牌也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
近年來,相宜本草雖然也在不斷探索轉型與提升,然而,當下美妝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市場飽和度持續攀升,這些舉措能否助力相宜本草突圍謀變,依舊未知。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