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挖礦」7.5萬電費「學校買單」 學生:從沒上過電腦課

校內一共有9臺高功率挖礦機」24小時運作。(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湖南嘉禾縣普滿中學無人電腦教室裡,近日常傳出機器運轉噪音,且電費飆漲、網速降低;經過調查,竟然是校長副校長利用校內網路電力「挖礦」,想借由「以太幣」賺外快,共產生電費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臺幣)全由學校買單學生也說,「一直沒上過電腦課」。就有網友打趣建議,應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爲「區塊技術實驗室」纔對。

▲普滿中學傳出校長、副校長偷接學校電力挖礦的事件

根據《湖南廣電》報導,普滿中學校長雷華是通過親友介紹,才知道「以太幣」賺錢的方式,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間,砸重金買下8臺「挖礦機」;原本只有一臺在家裡運作,卻因爲電費持續飆漲,「太心疼」,才轉移到學校的電腦教室,不但能使用校內網路,還可以「省電費」賺錢。

以太幣(Ethereum,ETH)和比特幣(Bitcoin,BTC)類似,都是「網絡虛擬貨幣」,通過裝有專業「挖礦」芯片的電腦,連接網路後,通過「特定演算法」進行大量運算,以「燒顯卡」的方式獲得;這種虛擬貨幣可通過網路平臺交易兌換成人民幣。

▲怕機器過熱當機,一旁擺了電風扇幫忙散熱。(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

同處一間辦公室的副校長王志鵬,因常聽雷華說起挖礦賺錢的好處,2017年12月也買下一臺電腦成爲「礦工」,放在物理實驗室內,就怕過熱當機,一旁還放了電風扇「幫忙散熱」。

▲校長、副校長一開始都把「挖礦機」放家裡,但電費太貴,才轉移到校舍偷電挖礦。

經過覈算,雷華使用礦機共產生電費14714元人民幣,加上王志鵬產生的電費,共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臺幣,全部在學校報帳

《梨視頻》報導指出,校內初一的學生表示,雖然有電腦教室,卻「一直沒上過電腦課」。

▲雖然有電腦教室,但初一學生說沒上過電腦課。

9臺大功率「挖礦機」,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造成校內網速降低,電路無法負荷,險些引發火災;校長雷華在10月受到嚴重警告,免去黨支部書記、校長職務,副校長王志鵬,則是受到警告處分

事件在網路曝光後,有網友認爲,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爲「區塊鏈技術實驗室」纔對;還有人說,「虛擬貨幣,比特幣什麼的,顯卡漲價這些礦工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