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中風」切到剩30cm!他11年來一吃就拉 移植後最想吃排骨便當

▲「小腸中風」切到剩30cm!他11年來一吃就拉,移植後最想吃排骨便當。(圖/臺北榮總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65歲的黃先生,11年前突發性腹痛,罹患罕見的腸繫膜動脈栓塞,俗稱「小腸中風」,雖靠手術撿回一命,小腸卻只剩下30公分,吃喝完全無法吸收,平均過15分鐘就從肛門排出,只能靠打高濃度營養劑(TPN)繫命,但長期注射也引發多次菌血症感染與猛爆性肝炎,直到今年8月接受小腸移植,終於能重享進食樂趣。

臺北榮總今(11)日舉辦記者會,發表創院60年來完成首例小腸移植成果。黃先生主治、臺北榮總外科醫師蔡昕霖表示,小腸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複雜且艱鉅的治療,一來是腸道衰竭多發生在高齡患者,二來是患者注射TPN後,容易產生併發症,患者平均撐不過5年,就算真的等到移植,動過多次手術的腹腔,也多有器官沾黏,須仔細分離後再進行摘除手術。

▲臺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主治醫師蔡昕霖送黃先生紅包慶祝重生。(圖/記者嚴雲岑攝)

黃先生在手術前,是由移植外科龍藉泉主任率領團隊經過多次推演擬定計劃,由兒童外科劉君恕主任、蔡昕霖醫師及鍾孟軒醫師負責執行。在摘取捐贈者小腸時,受贈者移植手術也須同時進行,需在最短的器官缺血時間將小腸植入

蔡昕霖表示,黃先生沾除僅存的30公分小腸後,醫療團隊把2公尺小腸縫入,由於小腸與心臟一樣,有自己的節律,需在血液灌入後開始蠕動,纔算移植成功。而當血管夾放開那一刻,血流流入小腸中,造成綿延不絕的蠕動,也讓捐贈者大愛得以延續茁壯。

不過,移植成功只是第一步,術後照顧纔是挑戰開始。蔡昕霖表示,小腸不像肝臟腎臟移植,能透過抽血檢查指標,小腸移植後追蹤,只能透過內視鏡與切片定期檢查

▲黃先生獻花給主治醫師蔡昕霖(左)與移植外科龍藉泉主任。(圖/記者嚴雲岑攝)

術後2周內,黃先生在營養團隊的建議下,從糖水流質、細碎飲食等循序漸進食用,由於小腸吸收水分營養狀況良好,黃先生在移植後30日完全脫離靜脈營養治療,術後50日順利出院,但需避免生食葡萄柚柑橘類水果也要忌口,否則可能與抗排斥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黃先生下午出席記者會,分享術後心得,在解禁後,他已獨自吃完一份排骨便當,且能靠腸道吸收營養。他笑道,在手術前,他飲食不忌口,經常吃生魚片大閘蟹海鮮滿足口欲,但術後聽到亂吃產生的副作用,吃東西反而變得更小心,希望能帶着移植來的小腸,開啓下半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