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蚊子 臺南出現首例日本腦炎確診案例

日本腦炎的主要傳播媒介三斑家蚊爲主,好發生於每年5月至10月,6月至7月爲流行高峰期。(圖/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臺南市出現105年首例本土日本腦炎確診案例患者爲64歲男性居住在關廟區,工作地點新化區,因6月9日出現意識不清、發高燒等症狀,6月12日至成大醫院就診,當日並伴隨嘔吐、意識混亂、躁動不安情形,6月15日醫生通報日本腦炎疑似個案,17日經疾病管制研判確定感染日本腦炎,個案目前情況改善於一般病房住院觀察。

臺南市衛生局指出,4月26日及27日在臺南公園掛燈捕獲三斑家蚊之訊息,顯示已進入流行期,民衆應加強自我保護。針對個案住家及工作地點周圍進行環境調查及懸掛誘蚊誘捕燈等各項防疫工作,同時加強附近民衆教育宣導適齡兒童疫苗催種之工作。衛生局提供居住於關廟區及新化區的民衆,可至轄區衛生所施打免費日本腦炎疫苗。

日本腦炎的主要傳播媒介以三斑家蚊爲主,好發生於每年5月至10月,6月至7月爲流行高峰期。感染者可能會出現急性神經症狀,如發燒、頭痛、意識障礙、嘔吐、頸部僵硬、抽筋、肌張力異常、腦膜刺激症狀及精神症狀(譫妄、意識不清)等,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致死率達20-30%。民衆若有疑似腦炎症狀,應儘速就醫,以掌握黃金診療時機

衛生局提醒民衆指出,目前全年提供疫苗接種,年滿15個月的幼兒,應接受2劑注射,兩劑間隔2周,隔年再接種第3劑,102年起實施第4劑於滿5歲至入小學前完成,成人若有接種需求,亦可自費接種。

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儘量避免於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着淺色長袖衣褲,或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臥室起居室可安裝紗門紗窗,並用蚊帳等,以避免蚊蟲叮咬,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