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上海農商銀行亮相2024年上海老博會

6月13日,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的第24屆上海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簡稱“老博會”)開幕。上海農商銀行受邀亮相“銀髮生活節”館,以“暢遊老博會,安享心生活”爲主題,實景呈現該行“養老特色網點”,多角度展現近年來在推進養老金融發展、“助力社區15分鐘生活圈”等方面的成效與亮點。

此次上海農商銀行設置“安享小屋”“安享財富”“安享產業”“安享心家園”“安享線上生活”五個展區。其中,“安享小屋”展示了該行適老化網點改造的創新成果,現場遠程問診智慧設備幫助觀展老年市民現場視頻連線醫生進行健康諮詢;“安享心家園”特色老年大學課程區域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藤宸編等帶到現場。相關展區不僅是該行“安享心生活”養老金融服務、“心家園”社區公益服務的縮影,也是該行構築養老金融“心”平臺、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積極探索。

近年來,上海農商銀行深入踐行“人民金融”理念,立足大城養老稟賦,聚焦老年客羣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需求以及養老產業金融需求,持續推進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打造網點+社區、金融+非金融、線上+線下的“安享心生活”養老綜合服務品牌。

夯實養老金金融服務基石

上海農商銀行自2003年起與市社保中心合作代發業務,作爲上海市主要的個人養老金代發行,目前是服務上海市老年客羣最多的銀行之一,共爲120餘萬客戶提供養老金代發服務,服務全市400餘萬老年客戶,社保卡保有量超200萬張,敬老卡保有量超過100萬張。

該行始終堅持服務客戶全生命週期,打造“支付結算+財富管理+權益服務”綜合場景,推動退休員工從“在職工資”到“退休工資”領取的無縫銜接。同時,該行積極探索第三支柱養老產品線,建立財富管理組合賬戶,爲客戶提供“邏輯清晰、組合標準、配置便捷、展示明瞭”的標準化、低門檻養老財富管理諮詢與產品組合服務。

“金融+公益”優化養老服務金融

近年來,上海農商銀行通過探索“金融+公益”服務模式創新,助推上海老齡化社會治理課題的破題。通過長期的社區金融服務實踐,上海農商銀行從“人民金融”角度思考賦能社會治理問題,推出“心家園”公益服務項目,服務社區15分鐘生活圈,關注社區居民需求,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商業銀行+社會機構+街道社區”三方服務合力。

截至目前,該行已在全市各行政區、街道社區開設860餘家公益服務站,基本建成了市、區、街道/鎮、居委的四級服務網絡,組織專業團隊持續深化“心家園”公益服務品牌建設,聚焦老年大學、健康管理、文化娛樂、法律諮詢、金融防非反詐等老年客羣高頻生活服務需求,不斷豐富“心家園”服務內涵,打造金融服務社會民生的“上海模式”。

上海農商銀行已建成300餘家適老服務網點、41家上海市銀行業敬老服務(特色)網點、2家養老金融特色網點,構建多層次老年客羣服務機制,打造獨具特色的金融服務名片,讓老年客羣家門口的服務“走新”又“走心”。

同時,該行手機銀行附帶語音播報、讀屏等適老功能,運用遠程外呼等手段,提供老年客戶產品到期提示、臨退客戶退休手續辦理導引等服務,通過視頻銀行等線上化服務手段,進一步豐富特殊業務及助老服務辦理方式。

構建生態圈發展養老產業金融

爲推動上海養老產業金融發展,上海農商銀行搭建“銀、政、擔、保”合作平臺,涉及“機構養老地產、居家養老服務、養老用品、智慧養老、養老健康、養老文娛”產業全景圖譜,全面覆蓋本市重點發展的養老照護產業、輔具用品產業、老年宜居產業、智慧養老產業、老年教育產業及老年旅遊等產業。

該行養老產業金融首批服務機構包括養老地產和居家養老服務兩個垂直賽道,通過“金融+非金融”資源聚合,搭建分層分類服務矩陣,爲養老產業機構提供“陪伴式”綜合服務。該行與市擔保中心、上海市養老服務發展中心合作開展“養老服務批次貸”業務,藉助政策性融資擔保貸款,針對本市註冊經營的養老產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優惠,未來還將爭取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工具等業務資質,充分發揮各政策工作引導撬動作用。

作爲紮根上海、服務本土的機構,上海農商銀行始終緊緊圍繞“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不斷優化適老金融服務,提升客戶金融服務體驗,做深做細“養老金融”大文章,踐行人民金融重要理念,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專業性,奮筆書寫高質量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美好答卷。

來源:滬農商行

免責聲明:本文爲轉載內容,不代表本刊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