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登」7/1上路!責任自負 隱匿頂加、增建要罰錢

▲隱匿頂樓加蓋、增建等價格以外資訊罰6千~3萬元。(圖/記者林裕豐

記者林裕豐/臺北報導

新制實價登錄將在7月1日上路,修改後最大的特色責任回到「買賣雙方身上,也讓申報時「逾期」及「資訊不實」罰則更加明確,換句話說,當交易申報的成交價格有誤時,便是直接向雙方開罰3~15萬元不等,專家表示,如果有隱匿頂樓加蓋、增建等價格以外資訊,也同樣罰6千~3萬元!

▲實價新制即將上路。(圖/業者提供)

優美地產企研室主任林哲緯指出,實價新制主要聚焦在「責任歸屬」與「申報時機」的調整,避免因「買賣方私下協議造假價格,卻讓地政士經紀擔責任

▲實價新制民衆可選擇「自行申報」或「代理申報」兩種方式。(圖/業者提供)

實價新制強調即時性!林哲緯強調,過去從交易到實價揭露在網站上的資料,大多落後2~3個月,因此無法即時反映行情,但在新制規定下,實價申報時機,與過戶時一同辦理,價格揭露可望提早1個月,讓其他買屋民衆有更即時的價格參考依據。

雖然實價新制責任迴歸買賣雙方,但民衆仍可選擇「自行申報」或「代理申報」兩種方式,不一定要自己申報。

臺灣房屋加盟事業總部法務協理遊璿樺舉例,民衆透過房仲成交,通常在過戶前,只要雙方達成協議,就能委託地政士代爲處理申報事宜,這樣對年紀稍長、不諳電腦操作,或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其實都能避免登錄的遺漏錯誤

不過遊璿樺特別提醒「如果申報價格不實,責任歸屬仍在買賣雙方,將會直接被開罰3~15萬元。」

▲實價新制懶人包。(圖/業者提供)

安桓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黃若盈強調,簽訂買賣合約時,有關價格、付款等內容,仍要買賣方彼此點頭纔有效,舉例來說,坊間常見買家現金不足,希望報高價格,向銀行爭取較高貸款金額,或賣家低價急售,擔心價格出現後「壞了行情」,要求在申報時美化狀況,在買賣方同意下,代辦的地政士常是左右爲難,但新制上路明訂責任後,應能有效降低申報不實等情況發生。

此外,黃若盈提到,「以往對頂樓加蓋、增建無規定申報,讓實價的參考性受限,因此她提醒民衆,無論當初如何協議,到申報時仍要依照法規誠實登錄,也能避免發生因小失大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