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丨這份春節返程指南請收好;OpenAI發佈新大模型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春節假期接近尾聲。龍年首場寒潮來襲會影響返程嗎?買不到返程票無法按時上班,算曠工嗎?這份返程指南請收好。

龍年首場寒潮已蓄勢待發,17日開始,它將率先在我國西北地區製造猛烈降溫,隨後逐漸東移南下,席捲中東部大部,帶來降溫、雨雪及大風天氣。

氣象專家提示:當前正值春運返程高峰,中東部大範圍雨雪、部分地區冰凍及大風天氣將再度對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造成明顯影響。

建議公衆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和交通部門發佈的最新信息,提前做好行程安排,防範道路溼滑、結冰及低能見度天氣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同時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列車停運等導致無法準時返回,會被視作曠工嗎?如果已經買到返程票,但路上由於非主觀原因(如天氣、故障等導致停運)導致無法準時復工,用人單位據此進行曠工等處理有悖常理。

交通工具因不可抗因素髮生延誤後,機場、火車站、客運公司等一般都會發布致歉信,或者官網上會有延誤通知。面對這種情況,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舉證說明自己並非個人原因導致無法準時復工,用人單位無權扣除勞動者工資作爲無法準時復工的懲罰,更不能以此爲理由開除員工。閱讀全文>>>

年過三十,筱爽拖家帶口去“港漂”。這不僅是她的個人選擇,也是一個家庭的漂移。她說,本質驅動力是做自己喜歡的、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去獲得自己配得上的自由”。

元旦假期,筱爽和女兒珞珞在白石角散步。受訪者供圖

2023年年末,筱爽一家搬入了香港白石角一處30多平方米的公寓。行李還沒有寄送到,夫妻倆手忙腳亂地收拾了一通,湊合着過了一夜。12月31日晚上,兩人在公寓裡簡單地煮了一頓餃子和蔬菜,小區傳來了倒計時歡呼聲,他們才意識到,2024年新年已經來臨。

過去的一年,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港府首次取消了“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限制,2023年1月1日起實行,爲期兩年,內地與香港的聯繫重新緊密起來;從未想過自己會去香港的筱爽,也在這一年解鎖了新手媽媽、博士生等多個身份,體驗着一段全新的旅程。

在此之前,筱爽和希川一直生活在成都,筱爽在一所高校任教,專業是英語翻譯,希川是一名程序員。關於職業上的困惑,我曾幾次聽她提起過,她工作得並不開心,文科就業面本就狹窄,她對學術充滿興趣,可是如果想跳槽到更好的高校,還是需要一個博士文憑。

“我之前從未想過來香港,哪裡願意要我就去哪裡,內地也好,澳洲新西蘭都考慮過。”她告訴我,爲孩子日後教育的考慮是一件“順便而爲”的事情,本質驅動力還是做自己喜歡的、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去獲得自己配得上的自由”。

她正在享受這段自由的旅途。閱讀全文>>>

當生肖遇上國潮,當龍年遇上文創,會碰撞出怎樣的驚喜與火花?“體驗官”逛地壇尋龍年文創,發現“廟”趣橫生。

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地壇廟會舉辦了“龍年遊園”博物館文創展,“體驗官”也去逛了逛,發現這裡跟龍有關的文創產品還真不少,許多非遺技藝也融入了龍元素。比如,一款“魚化龍”主題傳統手工燈籠就讓人印象深刻,它源自“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故事,代表着勇氣,也寓意好事即將發生。視頻>>>

AI行業又迎來了重大技術突破。OpenAI發佈“一鏡到底”文生視頻大模型,以後人人都能創作短片了。

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北京時間2月16日凌晨,OpenAI在官網正式發佈了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其可以根據用戶提示生成長達一分鐘的視頻,同時保持視頻中出現的人物、景色的連貫性,甚至即便切換鏡頭,人物依然能夠保持一致。

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在社交平臺下場,對網友放言“留下想看什麼的評論,我爲你生成視頻”,並在兩小時內“現點現做”放出了十多條視頻。這立刻引發了科技圈和影視圈的雙重“震撼”,油管粉絲高達2.39億的頂流網紅“野獸先生”直接在山姆奧特曼的社交賬號下哀求“求求你了山姆,不要讓我沒有工作。”

2月16日,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Sora無疑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這一技術展示了AI在理解和創造複雜視覺內容方面的先進能力。內容創作、娛樂和影視製作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天圖萬境創始人、導演圖拉古則告訴貝殼財經記者,Sora 的潛力並不是代替拍攝或者創作,而是讓每一個人成爲創作者,這必然會產生新的業態。閱讀全文>>>

開年熱劇《繁花》中,黃河路上聚集了各路風雲人物,見證了寶總的創業歷程。《2024,打個call吧!》第十四期【創業繁花】上線,寶總接到了一通來自三里屯的電話。

三里屯生活着樑翹柏這樣的知名音樂人,也見證着諸多人創業故事。龍年春節來臨之際,新京報推出《2024,打個call吧!》春節特別策劃。樑翹柏和4位青年創業榜樣來到活動現場,以一通電話回憶過往,講述理想如何照進現實,爲開啓2024加油打氣。視頻>>>

以色列特種部隊在圍困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數天後,最終攻入了該醫院。目前還有大量病人無法撤出醫院。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5日,加沙地帶南部,以軍對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展開軍事行動,數名巴勒斯坦人乘坐一輛小轎車從醫院撤離。圖/IC photo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納賽爾醫院的男人、女人和年幼的孩子揹着帆布揹包,在離開醫院前匆忙收拾着自己的東西,而伴隨整個場景的是以色列無人機在醫院上空盤旋的聲音。

大多數能夠逃離納賽爾醫院的人都是在當地時間2月14日離開的。據英國《衛報》報道,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官員報告稱,約有2000人連夜抵達南部邊境城市拉法,其他人則去往戴爾·阿爾-巴拉。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撤離,情況危急的重症病人,以及照顧他們的醫生都只能暫時留下。納賽爾醫院急診科海瑟姆·艾哈邁德(Haitham Ahmad)表示,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我們醒來聽到北邊傳來巨大的空襲和爆炸聲,這非常可怕,我們的食物也很少,藥品也很有限,如果我們也被迫逃離,重症監護室的病人就沒有了生存的機會。”

以色列聲稱對納賽爾醫院發起了“精確而有限的行動”,執行任務的是爲此接受過特殊訓練的特種部隊,抓獲了數十名嫌疑人,並補充稱他們發起行動是因爲獲得了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納賽爾醫院扣押人質屍體的情報,但此說法被哈馬斯否認。閱讀全文>>>

編輯 賈聰聰

設計 許驍

校對 劉越